近代中醫史上,有一位名聲顯赫的醫者,他不僅對古典中醫的學髓有深刻的認知,還創立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奇效良方。盡管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但他的方劑可以幫助醫者找到病因。他還留下了大量的醫案,供后世醫者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發掘前輩的經驗,通過方藥互參,獲得更多啟發。這位醫者就是近代名醫張錫純。
張錫純創造了許多方劑,既有治療常見病的,也有治療疑難雜癥的,既有治療多病一方的,也有治療專病專方的。盡管《醫學衷中參西錄》不及《傷寒雜病論》有名,但其中傳承的經典良方也廣為流傳。正因為張錫純的方劑在臨床上顯示出一定的療效,才有許多后世醫者研究和繼承張錫純的中醫學系。
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了一個治療“瘰疬”的方劑,名“消瘰丸”。提到消瘰丸,可能有些人會首先想到清代名醫程鐘齡在《醫學心悟》中收錄的一個只有三味中藥的中醫方劑。在《醫學心悟》中的消瘰丸,全方是由“玄參、牡蠣和貝母”三味中藥配伍而的。那麼,張錫純的消瘰丸和程鐘齡的消瘰丸是否相同,是否有淵源?這就需要對這兩個方劑進行對比了。
據《醫學心悟》的記載,消瘰丸的全方由“元參、牡蠣、貝母各四兩”等三味中藥組,其中元參需要蒸制,牡蠣需要用醋研磨,貝母需要去心蒸制。使用方法是將這三味中藥研磨細末,加糖制丸劑,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每天兩次。程鐘齡說,“此方奇效,治愈者不可勝計”,可見,這樣簡單的三味中藥確實非常神奇。
而張錫純所創造的消瘰丸則在程鐘齡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首先保留了程鐘齡消瘰丸的原方,但將原方中的貝母改為浙貝母。因為程鐘齡的原方沒有明確說明使用的是哪種貝母,如果使用川貝母,一般家庭可能承不起如此大的劑量。所以張錫純直接改用廉價的浙貝母,并減了貝母的劑量。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是為了節約患者的本,畢竟浙貝母比川貝母便宜得多,其次是浙貝母在化痰散結方面的作用更好,這也是取其業有專攻之意。張錫純不僅減了貝母的劑量,還減了玄參的劑量,但是卻將牡蠣的劑量增加了兩倍以上,使牡蠣從程鐘齡消瘰丸中“三足鼎立”的地位提升到“一枝獨秀”的地位,并添加了大量的海帶,全方的君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張錫純的消瘰丸中,黃芪、三棱、莪主要起到開胃健脾的作用。三棱莪是一個組合,可以理肝膽之郁,疏通阻滯。竭、香、沒藥等中藥則起到通氣活的作用,促進氣運行,促使瘰疬消散。龍膽草的添加主要是為了防止之火過旺。玄參和貝母的添加主要是為了清肅肺金,而且早在古代的中醫典籍中就明確提到它們是治療瘰疬的必備中藥之一。正是因為這樣的搭配,才有了治療“數年不愈”的瘰疬,只需服用一劑就能治愈的神奇效果。
對于張錫純消瘰丸的現代應用范圍,肯定不僅僅是治療瘰疬這麼簡單。從方劑的組可以看出,它對腺增生、甲狀腺癌等疾病也有良好的療效。然而,我們應該將它的現代臨床應用范圍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如各種增生、結節、囊腫、瘤以及各種腫瘤等疾病。如果一個有卓越臨床療效的中醫良方只能局限于某一領域,而不能為更多的患者所用,那將是一種憾!
參考文獻:
1.張錫純.張錫純醫學全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9.
2.趙思遠,吳楠,孫佳明,等.近10年牡蠣化學分及藥理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4,34(8):821-824.
3.張怡評,陳偉珠,洪專,等.海帶化學分及藥理活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4,20(13):61-64.
4.孫禹,梁偉.浙貝母的化學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特產研究,2022,44(1):87-92.
5.張麗,王緒平,黃孝聞,等.竭及龍竭化學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9,36(20):2605-2611.
6.暢洪昇.張錫純傳世名方[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