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遠教授一直以來在中醫學界引起了關于伏氣觀點的討論。這一觀點并非毫無據,而是源于古代醫學家張路玉有關調理溫邪的理論。張路玉提出熱伏外現太的觀點,認為這是伏氣郁發,屬于兩。然而,近代的張山雷前輩卻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是到了喻昌的影響,難以理解。于是,伏氣、伏暑等名詞開始出現,而“晚發”一詞也為了醫學界的常用語。值得注意的是,“伏”字在中醫中代表著潛伏期,但與伏氣并不完全相同,這種表述頗為玄妙。張志遠教授將此形容為牛鬼蛇神。在他學醫的過程中,家父和業師都嚴謹治學,很提及伏邪一事。而他本人也遵循著“子不語”的原則,并未深探討這一話題。然而,1954年的一個病例讓他重新審視了伏氣的觀點。一位四十歲的男子染了風溫,其癥狀表現為舌紅、脈焦、咽痛、口溫升高、微汗惡風。與傷寒邪陷明的癥狀有所不同,其大便并未結燥。盡管有同道認為這是典型的伏氣外發,主張使用白虎湯加麻黃、連翹進行治療。但張志遠教授認為這并非伏氣,而是屬于外溫病。經過斟酌,他擬定了一份新的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這個病例使他深刻認識到,風溫并非伏邪所引起,而是屬于外溫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應將其混證外發的范疇,以免造誤診和誤治。綜上所述,對于中醫臨床實踐而言,我們應更加深地探討和了解伏氣的本質和特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運用中醫理論和方法為患者提供更加準和有效的治療。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和借鑒前人的研究果和經驗,不斷推中醫的傳承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