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他的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被視為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許多經典的藥方,這些藥方至今仍被廣泛使用。以下是張仲景的10個經典藥方及其主要功效。

1. 甘草附子湯:

: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二枚、白二兩、桂枝(去皮)四兩。

劑量: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治療風關節疼痛、腫脹、僵、活限等痹癥。

2.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樸(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劑量:以水一斗,先煮二,取五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

功效:治療腸胃實熱引起的便、腹痛、腹脹、口干、口臭、煩躁等癥狀。

3. 大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三兩、半夏半升(洗)、細辛三兩。

劑量:以水一斗,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效:治療外風寒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痛、無汗而等癥狀。

4. 當歸四逆湯:

:當歸二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

劑量: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效:治療手足冰涼、麻木不仁、腰膝酸虛寒凝癥狀。

5. 苓桂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二兩、甘草二兩(炙)。

劑量: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效:治療中不足引起的痰飲脅支滿、咳嗽心悸、頭暈目眩等癥。

6. 四逆湯:

: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干姜一兩半、炙甘草二兩。

劑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功效:治療四肢厥逆冷、腹痛下痢、小便不利等癥狀。

7. 豬苓湯: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炙)、石各一兩。

劑量: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治療小便不利、尿頻尿急等癥狀。

8. 甘草干姜湯:

: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炮)。

劑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功效: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9.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劑量: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效:治療外風寒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痛等癥狀。

10. 白虎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

劑量:以水一斗二升,煮米,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治療高熱煩、口引飲等癥狀。

這些經典藥方的主要功效分別涉及到風關節疼痛、腸胃實熱引起的便、外風寒引起的惡寒發熱、虛寒凝癥狀、中不足引起的痰飲脅支滿、四肢厥逆冷、小便不利、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腹痛、外風寒引起的惡寒發熱、高熱煩等不同癥狀。這些藥方憑借其獨特的藥和劑量,在臨床實踐中有著顯著的療效,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張仲景的貢獻使得中國醫學史上這些藥方為經典之作,為后世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