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染與胃癌一直是我國一項嚴重的健康問題。我國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全球榜單中排名前三,胃癌的早期發現率不足20%,導致大多數患者在發現時已經于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50%。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中近一半來自中國,且低齡段(<40歲)患癌人數呈上升趨勢。

最近,兩位患者的案例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胃癌的關注。其中一位是某網絡公司銷售總監林東(化名),35歲生日過后,他頻繁出現上腹部疼痛、明顯重下降和黑大便等癥狀,于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前往醫院就診。經過相關檢查,林東被確診為胃癌。令人震驚的是,林東的妻子在接檢測后也被發現攜帶幽門螺桿菌,并且胃鏡檢查顯示的胃角出現了深在潰瘍,被診斷為低分化腺癌。半年后,林東的妻子通過手和綜合治療康復良好,而林東因多發臟轉移不幸離世。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我們需要了解幽門螺桿菌的特點和其與胃癌的關系。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致病菌,可以在胃幽門、胃竇粘和十二指腸球部中存活。它有分泌功能,可以黏附于胃黏上皮細胞,并通過分泌堿氨來中和胃酸,以提供有利的生存環境。隨著幽門螺桿菌的繁,大量氨的釋放破壞了胃的酸堿平衡,同時它釋放的細胞毒素破壞了胃壁細胞,導致胃部炎癥和慢炎癥。長期存在的幽門螺桿菌對胃粘不可逆轉的傷害,最終可能導致胃癌。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方式是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口口傳播主要是通過切接,如親吻等,病菌隨著唾傳播。糞口傳播是通過病菌隨胃排泄到外,再通過手、被污染的食和水源等途徑傳播。在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導致了口口傳播的高發率。此外,不正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也是傳播病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預防幽門螺桿菌染方面,我們可以改善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選擇高質量的凈水等。

幽門螺桿菌染的治療非常重要,可以通過藥治療和手治療來除病菌。藥治療方案通常包括胃酸抑制劑、保護胃粘的鉍劑和抗生素的聯用。據最新的疾病診療共識,幽門螺桿菌的除治療可以預防腸型胃癌。然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積極配合醫生,不要停藥或私自調整劑量。一些特殊況下,如炎癥反復發作、惡病變等,可能需要考慮手治療。

總之,幽門螺桿菌染與胃癌切相關,對健康有嚴重影響。為了徹底除幽門螺桿菌,我們應該及早發現染,積極進行治療,并采取預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個人衛生,改善飲食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給幽門螺桿菌留下可乘之機。雖然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很大,但只要我們早發現、積極治療,治是可以實現的。面對疾病,我們不應恐慌,而是要積極應對,遵從醫囑,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