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染是一種常見的胃病問題,與多種胃病有關。首先,研究表明80%至90%的慢胃炎患者存在幽門螺桿菌染,而除幽門螺桿菌可以使胃粘炎癥消退。此外,幽門螺桿菌染也是消化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

關于幽門螺桿菌染與胃癌的關系,雖然臨床和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二者有關,但尚無直接證據證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事實上,正常人中存在相當高的幽門螺桿菌染率,但患有胃癌的人只是數,并且一部分胃癌患者并沒有幽門螺桿菌染。因此,幽門螺桿菌并不是唯一的致癌因子。

飲食中的某些因素容易促使幽門螺桿菌染,如經常食用過于酸甜、辛辣的食,以及長期飲酒習慣。這是因為酒刺激胃粘并引起損傷,同時影響粘供應,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染。

幽門螺桿菌不僅存在于胃粘上,還廣泛存在于人的唾和牙菌斑中,可能引起自染,并通過相互之間的傳播傳染。因此,培養孩子早晚刷牙和飯后漱口的習慣,及時清除牙菌斑,可以減幽門螺桿菌的滋生。

出現胃病的征兆并不一定需要清除幽門螺桿菌。例如,腹脹、納差、食不振等胃病癥狀并不一定與幽門螺桿菌有關。即使出現慢胃炎,但如果幽門螺桿菌檢測,并且沒有胃黏的萎和化生,那麼幽門螺桿菌并非慢胃炎的致病因素,也就不需要抗菌治療。

除幽門螺桿菌后,年人很難再次染,復發率不超過0.5%。所謂的“復發”多是因為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沒有功,例如未按規定用藥或沒有在規定的時間進行復查等。導致患者以為已經除了,但實際上并沒有。之后再次出現幽門螺桿菌,是原來的細菌重新活,而不是重新染。

總之,幽門螺桿菌染與多種胃病有關,包括慢胃炎、胃潰瘍和胃癌。飲食中的因素、個人衛生習慣以及治療的規范都會影響幽門螺桿菌染的發生和復發。因此,及時了解幽門螺桿菌相關問題,并采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對維護胃部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