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的癌癥,并且是第四大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原因。每年大約有10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胃癌,其中80%的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區和人群中存在著顯著差異,這表明環境和傳因素都在影響著胃癌的發生和發展。

環境暴被認為是導致絕大多數胃癌病例的驅因素,例如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吸煙、慢幽門螺桿菌染等。這些因素與胃癌的發生切相關。早在1991年,幽門螺桿菌染與胃癌風險之間的關系就首次被報道,導致幽門螺桿菌在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I類致癌。據統計,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到幽門螺桿菌染的困擾。在東亞地區,由幽門螺桿菌染導致的胃癌發生率已經達到了十萬分之17.6。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夠在胃黏下層定植的螺旋形細菌,可以通過口腔、糞便或嘔吐等途徑傳播。

幽門螺桿菌染可以引起胃炎、胃潰瘍、胃萎、腸上皮化生等病變,這些病變被認為是胃癌的前驅病變。此外,幽門螺桿菌染還會導致胃黏的炎癥反應,增加胃黏的氧化應激,破壞胃黏的屏障功能,促進致癌質的生和吸收,影響胃黏的免疫系統和細胞凋亡等,這些機制都與胃癌的發生有關。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幽門螺桿菌的除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即使是在一級親屬中有胃癌的人群中也能看到效果。然而,家族員通常共傳和環境因素,因此不清楚除治療是否只對基因易人群有效,還是對所有人群都有效。

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新的觀點,即部分基因的胚系致病變異與幽門螺桿菌染共同作用,極大地增加了胃癌的患病風險。日本理研綜合醫學科學中心的Yukihide Momozawa和他的團隊通過對5.6萬名幽門螺桿菌染者的數據分析,鑒定出BRCA1、BRCA2、APC、ATM、CDH1、MLH1、MSH2、MSH6和PALB2這9個胃癌風險基因,其胚系致病變異與胃癌風險增加切相關。同時,研究還揭示,當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中發生ATM、BRCA1、BRCA2、PALB2這4種編碼同源重組蛋白的基因的任何一種胚系致病變異時,85歲之前發生胃癌的風險增加了45.5%,是普通幽門螺桿菌染者的3倍以上。這些基因與DNA的修復和穩定有關,其胚系致病變異會導致DNA損傷的累積和基因組的不穩定,從而增加患癌的易。而幽門螺桿菌染則進一步加劇了DNA損傷,尤其是在同源重組修復功能損的況下,幽門螺桿菌染所導致的胃癌相關DNA損傷作用得到了放大。

這項研究為胃癌的傳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證據,也為胃癌的預防和篩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于已知攜帶胃癌風險基因胚系致病變異的人群來說,檢測和除幽門螺桿菌染可能尤為重要,以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同時,對于幽門螺桿菌染者,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基因檢測也可能有助于早期發現和治療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