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白大褂,崔雁玲在醫院門診大廳穿梭,口罩遮住了半張臉,但無法掩蓋額頭上細的汗珠和炯炯有神的目。作為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志愿服務隊隊長,這是崔雁玲日常工作的寫照。崔雁玲于1996年進醫院工作,從手室護士到康復醫學科護士長,再到如今的志愿服務隊隊長,一直堅守在“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地工作了近30年。崔雁玲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到父親的影響,從小在部隊大院聽軍歌長大。一直懷揣著參軍伍的夢想,并在1990年功進部隊為一名手室護理員。在部隊的工作中,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和高效的執行力,并在心中播下了“救死扶傷”的種子。退伍后,崔雁玲毅然決定繼續從事護理工作,并于1996年進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為一名手室護士。崔雁玲將自己的軍人本到日常工作中,從普通護士逐漸長為一名合格的護士長。敢想敢做,雷厲風行,因此將康復醫學科病區管理得井井有條。然而,在2020年底,醫院的一次談話改變了崔雁玲的工作方向,醫院決定立志愿服務隊,并由擔任隊長。面對隊員的招募和工作容的不確定,崔雁玲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份工作。說:“我曾是軍人,部隊教會我服從命令、堅決執行,與其瞻前顧后,不如想想怎麼把工作做好。”于是,崔雁玲離開了悉的工作環境,告別了像家人般的護理團隊,投到全新的志愿服務工作中。志愿服務隊于2020年12月正式立,對負責診室巡查,包括診室衛生督查、當日醫生出診記錄、診室需求對接等;對外進行就診患者的分診、掛號、指引、送達,并開通了線上服務,以方便患者進行用藥咨詢、預約掛號和獲取報告等。志愿服務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有序、無邊界,這是崔雁玲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理解。然而,真正的難點在于與患者的相,如何在短時間獲得患者的信任和接納,是崔雁玲團隊面臨的挑戰。門診大廳與病區不同,患者需要準分診和盡快就診。特殊群的患者還需要全程服務,這就要求志愿服務隊不僅要善于通、力充沛,還要掌握全科疾病護理知識,并備分析和評估病的能力。志愿服務隊的隊員都來自行政科室,平均年齡不到35歲。面對這些“零基礎”的隊員,崔雁玲第一次到了力。然而,隊員們鼓勵說:“我們雖然沒有經驗,但年輕人學得快,您那箱底的本事可都得教給我們。”這句話讓崔雁玲倍信心。于是,崔雁玲利用晨會和周會進行部培訓,將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護理知識傳授給隊員們。通過學習和實踐,這支年輕的隊伍越來越專業,能夠快速為患者提供準的服務。為了調隊員們的工作熱,崔雁玲以作則,總是以飽滿的神投工作。“我的格有些向,剛開始也沒有經驗,崔雁玲經常鼓勵我說‘我能做到的,你也可以’,看著每天忙前忙后的神狀態,我深染。”隊員席曼說。在崔雁玲的帶下,隊員們都熱周到、專業細致,為繁忙的門診大廳注了“志愿力量”。志愿服務隊的工作已經開展了三年,累計服務患者13000余人次。同事和患者紛紛表示,“有困難找服務隊”,這也是崔雁玲和的隊員們一千多個日夜堅守和付出的結果。有一次,由于特殊原因,志愿服務隊的隊員未能到崗。然而,崔雁玲病倒在床上,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位獨自前來就診的患者沒有家人陪同,崔雁玲全程跟隨服務,為患者辦完住院手續后,終于支撐不住,倒在了墻邊......直到一個月后,才逐漸恢復。每當有人問為什麼如此拼命,崔雁玲總是回答:“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2023年,醫院對志愿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努力實現醫院與患者的“無準銜接”。崔雁玲接到任務后更加忙碌,寫計劃、做安排,并與隊員們一起建立了“工作記錄本”,記錄每日服務的患者況及下一次需要就診的時間,做到點對點服務。志愿服務隊還在原有線上服務的基礎上,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全天候為患者提供服務,這也為醫院志愿服務工作的一大亮點。志愿服務隊的重點服務對象是行不便的特殊群。隊員們幫助患者完就診后主添加聯系方式,以便通后續治療時間和細節,真正做到一對一的服務。每當聽到患者對服務隊的認可和好評,崔雁玲心中滿是滿足。隊員們覺得再辛苦也無怨無悔,干勁十足。志愿者不僅僅是簡單的掛號員,他們是第一時間到達患者邊的“白天使”。崔雁玲希志愿服務隊能不斷壯大,有更多的人加進來。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備服務意識,就能為醫院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幫助。點滴的微匯聚在一起,形了巨大的力量。從一個人到十個人,再到一群人,崔雁玲和的隊員們用實際行影響和帶了更多的人。他們通過進一步弘揚“奉獻、友、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神,用心用共同搭建醫患“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