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是醫圣張仲景《傷寒論》中的一味名方,由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姜、飴糖組。它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的作用,適用于中焦虛寒、肝脾失調、不和等證。在《傷寒論》卷六中,指出了小建中湯的應用況,表明了它在中醫臨床上的重要地位。

中醫認為,脾是后天之本,氣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脾不足會導致中焦虛寒,表現為脘腹漲滿疼痛,喜溫喜按,面無華等證。小建中湯能夠溫補中焦脾胃,有助于化生氣,緩解心悸、面無華、發熱等癥狀;還能和里緩急,調理營、緩肝急、肝健脾,使機恢復平衡,緩解腹部痙攣疼痛。

臨床上,小建中湯主要用于治療中焦虛寒、肝脾失調、不和導致的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胃炎、再生障礙、神經衰弱、慢肝炎、溶黃痘、腸易激綜合征、腸痙攣、痛經、室早搏、抑郁癥等疾病。

現代生活中,過食甘厚膩,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傷害到我們的脾胃。據統計,超過90%的人都有脾虛的癥狀,例如肚子容易脹氣,沒有胃口,消化不良,容易到疲憊等。小建中湯的分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姜、飴糖,能夠溫暖脾胃,補益機的虛損,益潤燥,緩解痙攣止痛,對于這些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小建中湯的功效也得到了現代研究的證實。它對多種實驗胃潰瘍有保護作用,能夠抑制胃泌素分泌,增強胃黏的抗脂質過氧化能力。在慢胃炎及消化潰瘍等治療中,小建中湯對除幽門螺桿菌染有效。

小建中湯是醫圣張仲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改良而的經典名方,有溫補脾胃的功效。它通過溫補脾、調理肝脾,使機恢復平衡,緩解腹部痙攣疼痛。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忌和與其他方劑的鑒別使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小建中湯的應用是需要辨證論治的,患者切不可私自對癥下藥,盲目用藥可能會導致病加重。因此,有不適癥狀的患者需要到醫院就診,接中醫醫師的辯證論治,然后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