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近,天氣變化不定,晝夜溫差大,戶外活增多,導致孩子冒的幾率增加。一般來說,冒經過治療大多能夠很快好轉。但如果寶寶質較差,病嚴重或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并發為急支氣管炎、肺炎、病毒炎等疾病,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和心健康產生影響,嚴重況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據中醫的觀點,小兒的臟腑,形氣未充,薄弱,免疫力較差。一旦外界氣候突然變化,冷熱失調時,容易到外邪的侵襲而生病。冒后,小兒常出現夾痰、夾滯、夾驚以及化熱變等癥狀,這是小兒冒的特點。

當孩子冒后,可以嘗試以下推拿方法,簡單易行,效果顯著。

第一步:開天門100次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發際一直線。

手法:用拇指指肚,在位上作直線推

作:兩拇指自下而上替直推,稱為推攢竹,也稱為開天門。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和均勻,推時要有節奏,每分鐘推200~300次。

第二步:推坎宮100次

位置: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一橫線。

手法:用拇指側面或指肚,在位上作直線推

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稱為推坎宮。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和均勻,推時要有節奏,每分鐘推200~300次。

第三步:運太100次

位置: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眉后按之凹陷

手法:用中指或拇指指端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環形運轉推

作:用中指指端運,稱為運太。運50~100次。

要領:運應輕,不要用力過重,要在表旋轉,不要帶深層組織。推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向耳廓方向稍加力。

第四步:耳后高骨100次

位置:耳后發際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用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位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

作:用拇指或中指,稱為耳后高骨。30~50次。

要領:作時用力應和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的皮,使皮下組織隨著,不要在皮。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五步:迎香30次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中。

手法:用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位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

作:用食指和中指,稱為迎香。20~30次。

要領:作時用力應和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的皮,使皮下組織隨著,不要在皮。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六步:清肺經200次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用拇指側面或指肚,在位上作直線推

作:推為補,稱為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方向直推為清,稱為清肺經。此選擇清肺經,推100~300次。

要領:用力和均勻,推時要有節奏,每分鐘推200~300次。

第七步:拿風池3次

位置:耳后枕骨下與斜方之間,顱底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指端與食指、中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與其他四指指端相對用力提掐腱或小束部位,稱為拿法。作:用拇指指端與食指、中指指端對稱提拿風池,拿3~5次。

要領:作時拇指和其他指用力應協調一致,作要輕巧靈活,緩和連續,由輕漸重,切忌突然用力。作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

第八步:拿肩井5次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屬足膽經。

手法:用拇指指端與食指、中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與其他四指指端相對用力提掐腱或小束部位,稱為拿法。作:用拇指指端與食指、中指指端對稱提拿肩井,拿3~5次。

要領:作時拇指和其他指用力應協調一致,作要輕巧靈活,緩和連續,由輕漸重,切忌突然用力。作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

溫馨提醒:如果伴有咳嗽,應增加推小橫紋100次;伴有發燒,應增加推清天河水100次;伴有鼻塞、流清鼻涕等風寒癥狀,應增加推三關100次,掐二扇門5~20次;伴有流黃鼻涕、嗓子發紅等風熱癥狀,增加推脊柱300次、小天心100次;虛經常冒的寶寶,應增加補脾經200次、補腎經200次;流行冒肆時期,則應增加退六腑200次、清胃經100次。

給寶寶親的關懷,讓寶寶聰明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