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防疫政策的放開,新冠病毒的染率大幅上升,全社會都面臨被染的風險。在這個關鍵時刻,中醫界為了備關注的焦點,各種預防和治療方案紛紛涌現,從國家級到個人級等各個層面都有提供方案的機構。然而,這些方案中的概念問題卻讓人擔憂,因為這些不清晰的概念可能會誤導大眾的防治行為。
讓我們以國家方案中的概念問題為例進行探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于2022年12月10日發布了《新冠病毒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其中提到了一些治療方案。來說,人治療方案中提到了癥狀包括發熱、惡風寒、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等,建議服用有疏風解表功效的中藥。然而,這些概念的解釋并不清晰,導致了治療方法的選擇存在困。
比如,發熱、惡風寒被認為是外寒邪初期的特征,但惡風和惡寒又有不同的程度。惡寒是指病人自己覺怕冷,加被或烤火不能緩解;而惡風則是只有吹風的時候病人才覺怕冷。然而,在國家方案中并沒有對這兩者進行明確區分,這可能會導致治療方法的選擇出現問題。
另外,酸痛被認為是外寒邪的表現,因為寒邪束縛人,經脈郁滯不通,從而導致疼痛。此外,鼻塞流涕也被分為流清涕和流黃涕兩種況,分別代表寒邪束縛和肺熱的特征。然而,在國家方案中對這些癥狀的表述并不明確,這可能會影響到治療方法的選擇。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家方案中提到了疏風解表功效的中藥,但是“疏風”這個概念在中醫經典《經》中并沒有明確的定義。現在所謂的“祛風”、“疏風”實際上是散寒的藥,但是這個概念并不規范。因此,在治療時需要據況來確定是否適用。這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可能會導致誤治的況發生。
綜上所述,面對新冠病毒的防治,中醫界需要更加清晰地定義和解釋相關概念,以避免誤導大眾。每個中醫都應該自問自己的方案是否概念清晰,是否能夠正確引導大眾的防治行為。在這個關鍵時刻,中醫的嚴謹和科學是至關重要的。
(原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