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已經到來,氣溫急劇下降,寒氣逐漸加重,空氣中的度也隨之下降,呈現出干燥的特點。今年的寒正好在中秋、國慶長假之后,許多人的節假期間睡眠規律和飲食規律被打,導致了“節后綜合征”,如全疲乏、腸胃不適、惡心、陣發眩暈、焦慮、睡眠質量下降等癥狀。寒即將過渡到冬藏的季節,從未病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適應自然規律。那麼在神、起居、飲食、運位保健等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起居養生:

在平時張的工作環境下,很難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在長假中很多人會讓自己睡到自然醒。這樣做會導致晚上無法睡,幾天下來,生鐘不可避免地失調。為了對抗節后綜合征,最重要的是調整生鐘,讓回到正常的作息規律上。秋三月應該“早臥早起,與俱興”,寒過后更要注意調整睡眠時間,早睡以適應的收藏,早起以適應氣的舒達。隨著深秋天氣的變冷,許多人常常賴在被窩不愿起床,睡眠時間不知不覺地增加了。人在睡眠時,流速度減慢,睡眠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四肢栓的形。為了避免栓的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秋季是進行運鍛煉的好時機,可以據個人況選擇不同的運項目,長期堅持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運強度不宜過大,應該逐漸增加運量,如果過度運,會增加的疲勞,反而不利于恢復。

防寒保暖:

過后氣溫突然下降,特別要注意頭頸、腰背和腳部的保暖。頭頸部是寒氣侵的主要部位,容易導致冒、咳嗽、頭痛等不適。戴上帽子,系上圍巾可以有效保暖頸部。經常做“旋頸聳肩”的作,保持頸椎周圍組織的,可以有效緩解疲勞。腰部勞損等常見腰椎病在寒冷刺激下容易加重,早晚出門時不妨穿個馬甲。睡前可以用熱水袋或熱巾熱敷腰部,經常用雙手熱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振氣的作用。在寒冷的天氣中特別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此時節更要養睡前泡腳的習慣。

飲食養生:

秋季要注意潤肺防燥,肺喜歡滋潤的環境,干燥的氣候容易導致“肺火”。在深秋時節,建議多吃養潤肺防燥的食,如百合、銀耳、蓮子、南瓜等。秋季的養生應該是“收”而不是“散”,食用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收斂肺氣,可以適當地食用橘子、檸檬、石榴、番茄、烏梅、葡萄等當季水果。甜中帶酸的食既可以保護肺部,又可以增強肝臟的代謝排毒功能。據個人況,還可以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既有助于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如雪梨、蘋果、冬瓜、蘿卜、藕、粳米等。此外,辛辣刺激、煎炸和熏烤類食,如辣椒、燒烤、炸、酒等,宜吃或不吃,減辛辣食的攝可以防止肺氣過盛,也可以避免辛燥傷肺,消耗

志養生:

放假之后恢復上班的人們很容易緒低落,神不振,容易導致肝氣郁滯。病百病生于氣,氣不和則臟腑功能紊,引發各種疾病。這個時候要注意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假期的結束,保持心舒暢,防止“肝火上升”。另外,五行音樂療法中的“商調樂”有高悲壯、鏗鏘有力、起伏委婉、震心肺的特點,可以抵悲秋的緒低落,推薦一些代表曲目,如《春白雪》、《嘎達梅林》、《金蛇狂舞》等。

經絡位保健養生:

彈中指——強心寒: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復作,也可以用拇指指尖反復按中指指尖(中沖)。長期堅持,可以疏通心包經,增強心,改善循環,增強寒能力。

五心——通經活絡、調暢氣機:睡前泡腳后平躺在床上,用雙手掌相對用力5分鐘(著力點在勞宮)至掌心發熱。然后用雙手掌腳心(著力點在涌泉),右手掌左腳心、左手掌右腳心,左右腳各30次至發熱。再用雙手掌重疊心窩(著力點在膻中)至發熱。長期堅持,可以活通絡、調暢氣機,增強四肢的循環,尤其適合常年尤其是冬季到四肢冰涼、睡眠不佳、悶氣的人。

腹——暖胃通便:早晨醒來后平躺在床上,雙手用力熱后疊放于腹部,用力順時針腹部9次,然后逆時針9次;再次熱掌心后重疊捂住神闕(肚臍眼)3分鐘,期間配合深呼吸。注意作宜緩慢、深而有節奏。長期堅持,可起到溫運脾胃、潤腸通便的作用,尤其適合胃寒腹脹、便不通的人。

鼻——宣肺理氣: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至有熱后,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30次,然后按鼻翼外緣的中點迎香20次。對于對冷空氣過敏的人來說,在秋季容易出現鼻塞、流涕問題,經常按鼻部可以有效緩解癥狀。長期堅持,可以宣肺理氣,尤其適用于患有鼻炎、易對冷空氣過敏,在秋季容易出現鼻塞、流涕癥狀的人。

總之,在寒時節,我們應該注意調節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頭頸、腰背和腳部;飲食上要注意潤肺防燥,多吃一些養潤肺的食;保持積極的心態,注意緒的管理;并且進行一些經絡位保健,如彈中指、五心、腹和鼻等方法,來促進健康和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