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綜合征,也稱為孤島天才或白癡學者,是一種在智力低下的況下伴有奇特而孤立的能力的疾病。這些能力包括記憶、快速演算、繪畫、識別復雜圖形和音樂才能等。大約一半的學者綜合征患者同時也被診斷為孤獨癥譜系障礙(ASD),因此也被稱為孤獨癥學者。在醫學史上,對于這種“白癡學者”的報道可以追溯到早在18世紀。學者綜合征的特點是有極強的記憶力、高度結構化認知能力、狹隘的興趣好、固執和缺乏認知靈活。他們在標準化測試中可能顯現出類似孤獨癥的言語和智力落后,但并非都是ASD。

學者綜合征患者表現出的天才技能主要集中在音樂、數字演算、繪畫、日歷記憶、機械模型和制圖等領域。他們似乎在日歷記憶和推算方面特別出,因此也被稱為“人類日歷計算”。此外,一些患者還備掌握多種語言技能、富的聯覺能力和超常的記憶力等。這些技能大多是與生俱來的,只有數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獲得的。

雖然學者綜合征的背景和腦機制存在巨大的個差異,但有一些研究提供了一些線索。超系統化理論可以部分解釋學者綜合征患者對細節的超常敏和狹隘的興趣好。此外,一些研究發現,大腦左前顳葉的損傷可能會引發學者綜合征,而使用低頻經顱磁刺激可以暫時控制該區域的激活。然而,迄今為止,尚沒有理論或認知加工機制能夠完全解釋學者綜合征的腦機制。

學者綜合征與正常人的天才、神和高智商學者之間的界限也很難確定,它們的腦機制可能存在某種連續。因此,未來需要通過多學科、多模態和大數據分析的比較研究來揭示學者綜合征的奧。科學家們也希科學狂人馬斯克提出的“腦機接口”技可以為學者綜合征的研究提供新的線索和手段。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