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高發育是一個長期任務,每個年齡段都有著相應的目標。在不同的階段,孩子需要達到不同的高來保持正常發育。而如果孩子在某個年齡段高沒有達到預期,就需要加倍努力來追趕,否則可能無法達到理想高。

在嬰兒期,從出生到滿1周歲之間,是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通常況下,嬰兒出生時的平均長約為50厘米,而在1歲結束嬰兒期時,高一般要增長25厘米。有些孩子甚至能夠增長到28甚至30厘米,這樣的生長速度是其他時期無法達到的。

兒期指的是1周歲以后到滿3周歲。相比嬰兒期,兒期寶寶的高生長速度稍慢,但相對較快。一般來說,1到2歲期間,高增長約為10厘米,有些孩子甚至能夠增長12厘米。而2到3歲期間,高增長約為8厘米,有些孩子能夠增長10厘米。對于低出生重兒來說,他們的高在2歲前的發育非常重要,因為80%的低出生重兒在2歲前會追趕上同齡孩子的生長發育,但還有15%到20%的孩子如果不進行干預可能會導致終矮小。

學齡前期和學齡期是從3周歲到6-7歲小學前以及從6-7歲學到12-14歲進青春期的階段。在這些年里,孩子的生長速度相對穩定,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如果生長速度低于這個水平,每年低于5厘米,家長應該及早干預,因為多年的累積差距會非常大。

青春期是孩子定高的關鍵階段,也是孩子最后一次增高的機會。一般來說,男孩每年平均增長7-10厘米,快的一年甚至可以增長10-12厘米。而孩每年平均增長6-8厘米,快的一年可增長10厘米。如果每年平均增長低于7厘米,就說明孩子的生長有問題,需要盡快干預。另外,如果孩在8歲之前出現腺發育,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睪丸增大,可能會導致生長期短,進而影響高。

如果孩子目前高落后,生長速度慢,低于正常水平,或者出現提前發育,家長都應該重視。越早干預,越早追趕,就有越大的機會追上同齡孩子的高,達到理想高。因此,家長在孩子的高發育過程中需要切關注,并據不同年齡段的目標來制定相應的干預計劃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