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在老年人和絕經后的婦中很常見,但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老年病。事實上,預防骨質疏松癥應該是一生都要關注的“必修課”。各個年齡段都需要注意預防,尤其是要從兒時期開始,因為兒的骨量不足也容易引起健康問題。如何識別孩子的骨量不足呢?骨質疏松癥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使骨脆增加,容易導致骨折的一種全骨病。如果孩子出現上述任何一項問題,就應該關注孩子的骨量問題,例如進行骨度測定。

近年來,兒和青年的骨量不足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主要是因為學業負擔加重、運量減、飲食結構變化等原因。2019年4-5月,在廣州市某區的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共對1990名年齡在7-17歲的學生進行了格檢查、問卷調查和骨度測量。結果顯示,全度不足率為16.30%,其中男生為17.08%,生為15.40%;腰椎骨度不足率為15.62%,其中男生為15.80%,生為15.40%。

骨峰值又稱為峰值骨量,是年后骨量能夠達到的最高點。骨峰值通常出現在青年時期,大約在20到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人的骨骼強度最佳,運能力最強,骨量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峰;之后,每10年骨量減10%至15%,平均每年骨丟失以1%的速度衰退。因此,骨峰值直接影響著后續時期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時間和程度。可以把骨峰值比作年輕時儲蓄的“資金”,在年老時,這筆儲蓄仍然可以支持后半生的“花銷”。

孕媽媽缺鈣也會影響胎兒的骨量。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進癥、慢腎臟疾病等多種疾病,以及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多種藥都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癥。幾乎所有的孕產婦都會缺鈣,這會影響到們自和胎兒/嬰兒的骨量。在懷孕的中晚期,由于胎兒的快速生長,孕媽媽相較于普通年人需要增加鈣的攝量。如果孕婦缺鈣,容易出現筋等問題,也會影響到胎兒的骨量。產婦缺鈣則會導致中的鈣含量不足,影響到新生兒的鈣攝

那麼,如何提高骨峰值骨量呢?首先,要養終生鍛煉的好習慣。兒和青年時期是長的關鍵時期,適度的運刺激對骨骼生長非常重要。各種運都對骨骼有益,如走路、跑步、打球、跳舞、打拳、等,可以據個人興趣選擇。戶外運尤其好,多曬太可以增加維生素D水平,而維生素D是骨骼生長和骨量提高所必需的。長時間久坐、以車代步、不曬太、運能力差、胖等因素都會威脅孩子的健康,這也大大降低了孩子的骨峰值,使得他們年后的骨質疏松提前出現。

其次,要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的營養和飲食是保證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營養并不意味著過量補充營養素,而是各種營養素的協調平衡。有些家長給孩子大量攝蛋白質、脂肪,往往導致胖、高糖、高脂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骨骼健康。均衡、適度的飲食是健康飲食的方式。不僅要吃,也要吃素。飲食結構和數量應據兒和青年的年齡和質進行調整。對于兒和青年來說,由于生長發育的需要,每天可以適當增加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鈣的食量。對于特殊人群,如素食者,也應攝蛋、制品等,以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攝量。

此外,還要戒除不良習慣。許多不良習慣都會影響骨骼的健康,如長時間久坐、吸煙、酗酒、不規律的生活等。長期久坐會導致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退化,骨度越來越低。吸煙、酗酒對各個都是不利的,包括骨骼。對于兒和青年來說,年人有責任避免他們為二手煙的害者。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咖啡、濃茶等也會影響腸道對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增加骨骼中鈣的流失,這些都不利于骨骼的健康。充足、高質量的睡眠對于兒和青年的骨骼生長和發育也非常重要。俗話說得好,多睡覺能長高,這是有道理的。長期熬夜、缺乏睡眠是現在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甚至影響高。

預防骨質疏松癥要從兒時期抓起,從小開始儲蓄骨量,逐漸積累,讓孩子擁有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