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我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每天的飲食中都離不開它。一頓飯可以沒有,但卻不能沒有米飯。然而,有些人因為米飯屬于高GI食,容易導致糖升高,所以不敢吃米飯。為了迎合這部分人的需求,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控糖相關的產品,比如控糖大米。那麼,控糖大米到底怎麼樣?有必要購買嗎?我們又能通過哪些烹飪方法來控制糖呢?市面上的控糖大米有用嗎?

GI值是衡量食引起餐后糖反應的有效指標,數值越高,不利于控制糖。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的GI值相對較高,普遍在71~90之間,屬于高GI食。因此,控糖大米的出現讓有控糖需求的人們到驚喜。它既能滿足對米飯的口需求,又能避免餐后糖飆升,讓人到興

大米的主要分是淀,淀又分為三類:快消化淀、慢消化淀和抗。抗無法在小腸中被消化吸收,不會轉化為糖分,有一定的控糖作用。它存在于種子、谷以及放涼冷卻后的某些主食中,比如冷米飯。抗也被視為一種膳食纖維,雖然在小腸中無法被吸收利用,但在結腸中被微生菌群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減病原數量,增加益生菌數量,有助于預防結腸疾病。抗有降低膽固醇、降低胖風險和控制糖等好。控糖大米之所以能控糖,就是因為其抗含量顯著高于普通大米,同時有相對較低的GI值。大多數普通大米的抗含量僅在1%左右,而控糖大米則是一種特殊的水稻品種,抗含量大多超過3%。因此,控糖大米確實能更好地控制糖。然而,控糖大米口,價格也較高,幾乎是普通大米的5倍甚至更高。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可能難以負擔得起。因此,我們并不需要追求昂貴的控糖大米,完全可以依靠普通大米,在蒸米飯時做出一些改變,也能幫助我們控制糖。

下面是幾種蒸米飯的改變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糖:

1. 米飯+雜豆:研究發現,將黑豆、鷹豆、花蕓豆、黑蕓豆與大米一同食用可以顯著降低餐后糖反應;用扁豆替代一半的米飯,可使餐后糖反應下降20%。這是因為雜豆屬于低GI食,抗含量較高,還富含膳食纖維和植蛋白等分,用它們來替代部分大米蒸米飯,可以更好地控制糖,有益于預防糖尿病和心腦管疾病。

2. 米飯+燕麥米:將全粒燕麥和去種皮燕麥與米飯以1:1的比例混合煮制,無論是常煮制還是力烹調,其GI值均顯著低于白米飯。這主要歸功于燕麥中的β-葡聚糖,它是一種水溶膳食纖維,有吸水膨脹的特。在胃中能夠延緩食排空速度,減緩消化酶對碳水化合的水解,抑制葡萄糖在小腸的擴散和吸收,從而減緩餐后糖的上升速度,有助于維持糖穩定。

3. 米飯+玉米:玉米的GI值只有55,屬于中等GI的食,與高GI的大米混合食用可以降低整的GI值,有利于延緩餐后糖的上升。同時,玉米還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玉米黃素以及不錯的鉀和鈣含量。

4. 米飯+糙米:研究發現,與白米飯相比,吃糙米飯可以降低餐后糖面積約19.8%;吃糙米雜豆混合飯可以降低約22.9%。與白米相比,糙米被種皮包裹,阻礙水分進,妨礙淀粒膨脹,從而降低了糊化程度。此外,糙米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延緩胃排空,從而降低餐后糖反應。此外,糙米外層的抗營養因子(植酸、多酚等)也可能導致淀消化緩慢和糖反應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議將糙米提前浸泡一夜,因為這樣會促進米的糊化,導致消化吸收率增加,GI值接近或相當于白米飯,只需要在吃之前短時間浸泡1~2小時即可。

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在每餐前吃一些水果,也許能更好地控制糖。研究發現,餐前額外攝含15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的蘋果、甜橙和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控制糖,其中蘋果和甜橙的效果優于梨。總之,通過合理搭配飲食,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普通大米實現比控糖大米更好的控糖效果。這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味可口。趕快給家人安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