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面臨一個普遍的腸道健康問題,那就是便。盡管聽說攝足夠的纖維可以改善便,但為什麼即使吃了很多纖維食,效果仍然不理想呢?中國中醫科學院京醫院脾胃科主任魏瑋向我們解釋道:如果膳食纖維的攝方式不正確,反而會引發便的問題!

首先,如果盲目地食用糧,反而會加重便況。魏主任提到一位患者,他聽說膳食纖維可以改善便,于是每天攝很多糧和紅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然而,結果是便沒有好轉,反而肚子越來越脹。魏主任建議他減膳食纖維的攝量,先吃一些正常的食,同時多喝水、適當運,并配合中藥進行調理,最終恢復了正常的排便。所以,正確的膳食纖維攝方式非常重要。

其次,要正確使用膳食纖維,需要確保足夠的水分攝。膳食纖維需要吸收水分才能起到促進腸道蠕的作用。如果攝了大量膳食纖維,但水分攝不足,膳食纖維就會像干草堆一樣干燥而,既無法刺激腸道壁產生排便的,也很難被推排出,反而加重了便的問題。所以,正確的膳食纖維攝方式包括適量攝,并確保足夠的水分攝,這樣膳食纖維才能充分膨脹,吸附腸道中的食殘渣,增加糞便積,從而達到清腸通便的效果。建議:①適量食用膳食纖維,不要超過主食的60%。②每天喝水量要在2000-2500毫升之間(溫水)。③患有胃腸梗阻疾病的人不宜食用膳食纖維。

除了正確使用膳食纖維,便問題還與脾腎雙虛和樞紐失調有關。魏主任認為,便等腸道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病機,即脾腎雙虛和樞紐失調。在早期,脾胃會出現虛弱的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腎臟也會到長期疾病的影響,出現腰膝酸、小腹涼、喜溫喜按等脾腎虧虛的癥狀。現代研究表明,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存在切的關聯。如果一個人長期便或腹瀉,通常緒也不會太好。另一方面,經常失眠、焦慮、抑郁的人胃腸功能也會到影響。這種聯系被稱為"腦腸軸"。緒變化會影響的氣機,而氣機是人的樞紐,這種異常的緒就是人樞紐失調的表現。因此,在治療慢便時,魏主任常常使用兩組藥材,一組是溫補脾腎的,另一組是調節緒和氣機的。為了方便中老年人日常調理,魏主任配制了一個代茶飲方子,分包括杜仲、五味子、玫瑰花、生姜和大棗。這個代茶飲的功效是補脾腎和調節氣機。對于脾腎虛的人群來說是適宜的,不過質或氣旺盛、上火的人不宜服用。

此外,便的改變可能是腸癌的征兆。便只是一種癥狀,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便。如何區分便和某些腸道疾病的征兆呢?關鍵在于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果在最近的3-6個月,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且持續一段時間不恢復,需要引起警惕。比如以前每天排便1次,最近沒有任何因,突然變每天腹瀉好幾次,或者好幾天都沒有排便,并伴有腹脹、腹痛、大便帶鮮等癥狀,且持續不緩解。這時就一定要去消化科就診,最好做一個腸鏡檢查。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生活習慣有切關系。對于出現異常的腸道癥狀,不要自行買藥對付,而是要及時就醫。魏主任提醒,有些腸癌在早期是沒有癥狀的,所以建議40歲以上的人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

腸道健康與人的長壽切相關。我們不僅要知道吃什麼,還要知道如何正確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腸道的健康,遠離令人煩惱的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