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下降,人們更容易到寒冷,出現發燒、流涕等冒癥狀。最近的監測顯示,部分省份的流病毒率持續上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流呢?什麼是流?流,即流行冒,是由流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強、傳播速度快的急呼吸道傳染病。流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季節發生,但主要發生在秋冬季。流起病急,大多數況下會自行緩解。中醫稱流為“時行冒”,屬于“瘟疫”范疇。《黃帝經素問·刺法論》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明代《溫疫論》中也提到:“疫者天地之疬氣,此氣之來,無論老強弱,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可見時行冒與普通冒不同,是由時邪病毒引起的一種外熱病,有一定的傳染和流行。中醫認為,流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因兩個方面。外因是指人到的外來病邪,是發病的外在因素。因是指人正氣不足,容易外邪的在因素。那麼中醫如何防治流呢?以下是中醫養生和傳統療法給出的一些建議。

中醫養生預防流

1. 避免虛邪賊風的侵襲。冬季風寒之邪當令,天氣寒冷干燥,應注意保暖,適時增減。減外出次數,盡量避免到人員集場所逗留;外出時帶口罩;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更

2. 注意飲食。飲食宜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以及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如牛蛋、瘦等,以提高機免疫力。

3. 保持規律的作息。作息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早臥以順應氣的收斂,早起以使肺氣得以舒展,同時要注意適當鍛煉

4. 保持居住環境清潔并通風,適當鍛煉

5. 保持良好的神狀態。要保持心神安寧,志舒暢,避免對流產生恐懼之心,以防氣機逆,產生毒熱之邪,或導致衛氣虧虛,使外邪乘虛而

中醫傳統療法預防流

1. 中藥香囊療法:中藥香囊療法源于中醫學的“冠療法”。利用芳香藥的作用,通過口鼻黏竅、經絡位的吸收,散布于機,從而發揮避穢濁、除惡殺蟲、增強免疫力、防疾病的作用。中藥香囊由蒼、白芷、檀香、艾葉、薄荷、藿香等藥有預防流、醒神開竅的作用,可以隨佩帶或掛于室、車

2. 中藥足浴:足部是人經絡匯聚地之一,各臟腑在足部均有特定反區。藥在適宜溫熱的水中通過皮、黏吸收進循環,起到溫經散寒、達筋骨、理氣活的作用,以增強人抵抗力,達到防病的目的。可以將艾葉、藿香、蘇葉、蒼、獨活、羌活、生姜浸泡后煎煮,將雙足浸藥水中。

3. 艾條熏燃:每周可以在室燃燒艾條或蒼飲片,關閉門窗,煙熏房間一段時間后再打開門窗通風換氣。艾條熏燃對流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細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殺滅和抑制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將艾條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長時間待在熏燃的室

4. 艾灸療法:艾灸是中醫外治法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可以通過灸治關元和足三里來增強人的免疫力。

中醫食療預防流

1. 川貝燉鴨梨:將梨洗凈,從上部分切下梨蓋,用勺子挖掉梨核,然后在梨中加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將梨放在大碗中,加水到梨的一半程度,然后放燉鍋中燉至梨變即可。川貝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梨則有潤肺的功效。

2. 葛煲豬骨湯:準備葛、生姜、豆豉、粳米、豬肋骨等材料。將豬肋骨焯水洗凈后和粳米放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后煮30分鐘左右,然后加、生姜、豆豉,再煲20分鐘,最后加適量食鹽調味。這道湯有發汗解表、解退熱的功效。

3. 蔥姜桑葉茶:將鮮蔥白、生姜、桑葉、蘆一起煮沸后再煮10分鐘左右,代茶飲用。此茶可以緩解風寒冒初起的癥狀,如頭痛、鼻塞、流清涕等。

以上是中醫養生和傳統療法對于預防流的一些建議,希對大家有所幫助。但請注意,刮痧療法、艾灸療法等需要在正規醫院,由有資質的醫生作。食療方面,如果有特殊況或過敏史,請咨詢醫生或中醫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