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各種食。白天有火鍋和麻辣燙等辛辣味,晚上則有夜宵如烤串等高油脂食,而茶和可樂等高糖飲料也是許多人的常備飲品。此外,人們還經常食用生冷水果,這些食都可能使產生痰。而且,大多數上班族由于工作原因長時間坐著不,這會導致氣運行不暢,脾胃功能減弱,進一步影響水的運化。久而久之,由于痰等病邪的影響,“痰飲”這一病癥就有可能悄然而至。

許多人對痰的理解也存在著偏差,以為痰只是嚨、肺部里存在著的一些痰,只要清掉這些痰就沒問題了。其實不然,中醫狹義的痰確實就是從呼吸道排出的痰。但是從廣義上來說,痰是指水在代謝過程不通暢而產生的廢,隨氣的運行而流竄全,位置不定。痰是什麼?俞老講:凡是里面不正常的水都是痰。水,水凝痰,痰瘀囊腫、結節,一旦惡化,則瘤矣!

有哪些表現?首先,胖、腹部滿松痰濁阻塞,充斥肢,因痰生病,從而導致氣機壅滯,脾不運化,故形壅腫而顯似胖。其次,出現頭眩、頭痛、頭重的況。在中醫的觀念里,頭為清虛之府,元神所居,須氣髄濡養,不容濁邪干擾。如痰上犯,干擾清空,則頭眩、頭痛而悶重。此外,還可能出現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結不暢痰濁留伏胃腸,隨便而下,則大便粘裹痰涎的況。嘔惡或嘔吐痰涎,或胃腸中有水聲漉漉痰之邪留伏于胃,造胃失和降,腑氣阻,故常作嘔惡或嘔吐痰涎,或胃腸中小聲漉漉。低熱困,或自覺熱不揚,溫并不明顯升高的況也可能是痰的表現。痰為邪,其粘滯而易于伏。痰濁伏,遏阻氣,郁而發熱。其特點是困重而熱不揚。臨床上不沒有明顯因的低熱,如不見虛、氣虛之類征者,基本上就都被認為是此類。此外,還可能出現咽中似有梗塞,吞吐不利的況。志失和,進而肝脾不和,脾氣亦為之抑部,運化失司,津聚而為痰,隨氣上壅,阻于咽。故咽似有梗塞,吞吐不利。

為了化解痰,改善健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可以按和艾灸化痰3,即隆、中脘和天突。隆位于小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天突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骨上窩中央。這些位的按和艾灸可以幫助化解痰。另外,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一些脂肪含量低、含膳食纖維量高的食,同時要注意吃辛辣刺激、寒涼滋膩的食。此外,要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周最好能有150個小時的運時間。

通過以上措施,我們可以化解痰,改善健康。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痰不僅僅是嚨、肺部里存在的一些痰,而是水在代謝過程中不通暢而產生的廢,會隨著氣的運行而流竄全。只有正確理解痰的本質,采取正確的方法來化解和預防痰,才能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