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后文章:

近期,一位寶媽留言說檢項目太麻煩了,不知道應該做哪些檢查。作為一個糕媽,我答應了的要求。除了常規的檢項目,在二三十歲以后,特別是在生育后,也應該注意進行一些健康檢,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6項重要的檢查項目。

首先是甲狀腺檢查。甲狀腺檢查不僅僅是B超,還包括甲狀腺功能檢查和甲狀腺激素檢查,例如T3、T4、TSH等。此外,還有甲狀腺抗和甲狀腺球蛋白等檢查。許多媽媽在檢后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不必驚慌,大多數甲狀腺結節不需要特殊理,只需要每1到2年進行定期復查即可。但是,如果在已經有結節的基礎上,發現甲狀腺功能檢查異常(可能是甲、甲減或甲狀腺炎),或者B超發現結節較大、邊緣不清等不良況,那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其次是腺癌篩查。許多媽媽可能會問,在40歲之前是否需要專門進行腺癌篩查呢?實際上,對于一般風險的年輕來說,沒有必要定期進行篩查,也不推薦將診作為腺癌篩查的方式。而且,現在的檢套餐大多都包括腺B超,無需額外進行其他篩查。40歲之后,建議加上X線聯合檢查,因為它們各有優勢:B超可以清晰地觀察流、囊和實腫塊,而X線(鉬靶檢查)對于度較高的腺和鈣化腫塊有較好的診斷價值。提醒一下,最好在月經結束后的3到7天進行檢查,這樣結果會更準確。如果房有溢,千萬不要出來,因為保留在管中可以更清楚地觀察。此外,在房檢查時,請避免穿連或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符合以下況,屬于腺癌高危人群,需要增加檢次數:1)至有兩位一級或二級親屬曾患腺癌;2)至有一位一級親屬攜帶已知的BRCA1/2基因致病突變;3)至有一位一級親屬符合以下條件之一:①發病年齡≤45歲;②發病年齡在45到50歲之間,同時至有一位一級親屬患有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或原發癌;③患有兩個原發腺癌,同時首次發病年齡≤50歲;④發病年齡不限,同時至有兩位一級親屬患有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或原發癌;⑤男腺癌;4)自攜帶有腺癌致病突變;5)一級親屬中有腫瘤綜合征(如腺及卵巢綜合征、Cowden綜合征、Li-Fraumeni綜合征、Peutz-Jeghers綜合征、林奇綜合征等);6)曾患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7)曾接部放療。對于腺癌高危風險的,建議按照相關指南進行檢。

另一個重要的檢查項目是宮頸癌篩查。一般來說,20歲以上有生活史的建議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有些醫院采用細胞學檢查作為初篩方案,有些則采用人頭瘤病毒(HPV)檢查作為初篩方案。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進行聯合篩查。畢竟,這兩種檢查有一些不同之:HPV檢查用于檢測是否染人頭瘤病毒,細胞學檢查用于觀察宮頸表面細胞的形態是否異常。如果這兩項結果都正常,其實沒有必要每年都進行檢查,可以間隔3到5年進行一次。即使出現異常結果,也不必過于擔心。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只要我們重視并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基本上可以將宮頸癌消滅在搖籃里。此外,現在已經有宮頸癌的預防疫苗,有條件的可以盡早接種。

除了以上幾項特殊檢查,還有一些其他對很重要的檢查項目:40歲以后,一些媽媽可能會提前進更年期,而其他媽媽則會稍晚一些。更年期時激素水平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激素波會影響骨質健康。因此,40歲開始,我們需要關注骨質況。50歲之后,除了腫瘤篩查,還需要關注腦管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有頸部彩超和經顱多普勒(TCD),用于檢查腦頸部管是否狹窄或有斑塊等。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每年進行一次頭顱CT掃描,以觀察腦實質是否有病變。

總結一下今天的文章,不同年齡段的檢關注點確實不同。除了常規推薦的檢項目,這幾個特殊項目也需要注意:大家可以保存下面的這張圖,在檢時核對一下。參考文獻:[1]李華, 張麗麗, 張師前. 2016 ACOG宮頸癌篩查指南解讀[J]. 婦產與傳(電子版), 2016, 6(1):21-24.[2]中國抗癌協會,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郝希山,等.中國腺癌篩查指南[J].中國腫瘤臨床,2019(9):429-431.[3]黃育北, 佟仲生, 陳可欣,等. 《中國腺癌篩查指南》解讀(簡版)[J]. 中國腫瘤臨床, 2019(9):432-440.[4]李小毅, 張波, 林巖松. 人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2015年國甲狀腺協會)解讀[J]. 中華耳鼻咽頭頸外科雜志, 2017, 052(004):30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