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醫生小時候就夢想為醫生,畢業后功進三甲醫院工作。多年來,他接診了許多失眠患者,其中有一位患者連續十年都無法眠,跑了多家醫院都沒有效果。這位病人瘦弱,整個人萎靡不振,還伴隨著食不振、頭暈目眩、大便稀溏、口干口、心悸心慌、心神不寧、虛汗等癥狀。醫生據他的癥狀,觀察了舌苔和脈搏后,給他開了一副中藥方:大黃、鉤藤、梔子、黃芪、當歸。

患者服用了15天后,睡眠時間延長了,食也好了,大便恢復正常,心慌心悸的癥狀也消失了。他堅持服藥一個月后,每天能夠睡8小時左右,整個人看起來健康了許多。因此,醫生認為失眠癥實際上是由于腸道堵塞引起的。通過觀察患者的舌苔和脈搏,醫生發現舌苔薄白膩,脈弦細,患者還有便和出虛汗的況。這是因為大腸的津不足,導致廢不能排泄,從而引發失眠癥狀。如果大腸的熱氣不能宣泄,就會在淤積。一個人的必須保持良好的狀態,這需要六腑的運轉。如果這種狀態不穩定,臟就會失去運轉能力,氣就無法進氣中,從而導致失眠。

中藥方中的藥有著特殊的作用。大黃可以潤大腸部,清除淤積的廢。鉤藤可以清除大腸的廢。黃芪有補氣行氣的效果,補充所需的氣。梔子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消除的熱氣,使人不再煩躁。當歸有活的功效,只要有足夠的氣平衡就能達到。因此,首先需要清熱解毒,然后才能活化瘀。只有當循環重新開始時,失眠癥狀才會消失。

醫生指出,很多高學歷的醫生只會按書本上的方子給病人看病,缺乏實際經驗和辨證論治的能力。他們只懂得理論知識,而不了解五行之氣。這樣的醫生怎麼能培養出合格的中醫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