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創科鑫智庫和廣東省傳統醫學與運康復研究所合作開展了一項名為“心整合”的太極課程,其中第五節介紹了如何實現氣運周,以及太極拳和氣訓練的關系。通過掌握太極拳氣訓練理法,人們可以在太極練習中取得質的飛躍,獲得全新的驗。

太極拳練習的過程中,許多人會產生,其中微微的溫熱是最典型的,我們稱之為“氣”。這種氣的產生與太極拳中的氣訓練理法切相關。一些文獻中有著對氣訓練的描述,如《武禹襄太極拳解》中提到“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和慶喜習拳大歌》中則提到“腰脊中正虛領頂、氣達周督脈冠”。這些描述印證了氣的存在,并且伴隨著溫度的升高、微循環的改善以及細胞新陳代謝的增強等客觀生理變化。氣訓練對于代謝疾病和心疾病的防治有較好的作用。

是一個帶電的活,擁有自的電磁場。細胞的新陳代謝會產生細胞外的電位變化,心臟細胞的集電位構心電,神經系統的傳導也是通過電傳導實現的,腦部的電磁變化則形腦電。這些細胞生電磁場組了人的整電磁場,而意識活則伴隨著電磁活,同時也會影響整電磁場,形意識生電磁場。意識生電磁場沒有的解剖結構,它主要是全細胞電磁反應的結果,越組織,形了“經絡現象”。當生電磁被神經系統知時,就產生了氣

氣訓練的原理和方法是基于人電磁場的改變。人電磁場是實解剖組織新陳代謝運變化的結果和表現,我們可以通過干預人電磁場來影響實解剖組織,改善其結構功能。氣訓練的核心是意識覺知,通過意識的引導和調節,可以捕捉到平時難以察覺的生電磁信號,產生氣。持續地覺知氣可以形反饋,進一步強化細胞代謝和生電磁,實現氣訓練的目標。

氣訓練的方法包括從無到有的建立,從微小到顯著的強化,從局部到全的擴展以及全協同程度的提高。這個過程是一個氣運周、氣通百脈的過程。傳統的功法通過覺知意守的方法培養氣,只是部位有所不同,如心窩、肚臍、眉心、小腹和全等。只要向運用意識,一般都可以會到氣,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在建立氣之后,我們繼續訓練,從微小到顯著,從局部到全,不斷強化擴展,使全和大腦的意識生電磁場高度協同,伴隨著意識狀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層次的境界。通過這個過程,人的自組織機制得到最大化的發揮,結構和功能不斷優化,心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太極拳的氣訓練方法包括意覺全真氣生、意協同效力增、氣訓練助筋骨和整手百脈通。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力,在練習中通過全面覺察作來實現。意識覺察必然會產生驗。太極拳引起發熱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通過運增加消耗產生熱量,另一個是通過意識覺知調整微循環促進代謝產熱。我們應該綜合利用這兩種產熱途徑,通過緩慢的太極拳運增加能量消耗,讓產生一定的溫熱,并將注意力集中在這種上,從而促進更好地意識覺察,加快產生作用。氣訓練還可以助于筋骨訓練,通過微觀結構改造細胞的代謝水平,使筋骨更加靈敏,提高聽勁能力和反應能力。太極拳的氣訓練與筋骨訓練是相輔相的,二者共同促進的健康。

除了氣訓練,太極拳還有許多其他的修煉容和發展方向。在進行氣訓練階段,我們應該放下格斗技擊的思想意識,不要把它與氣訓練混為一談或者限定氣訓練。即使不能進行技擊格斗,單純進行太極拳的氣訓練已經是一門博大深、值得追求的學問。在氣訓練中,放松心是首要的,通過緩慢的作,全心全意地覺察,不要過于強調作是否規范,而是跟隨覺的引導,舒適自然地氣,達到極致,并逐步引導心進一種陶醉狀態。

最后,我們提出了一個創新的研究方向,即人電磁訓練學。盡管生電磁學已經是一個的學科,電療和磁療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但是人電磁訓練學尚未形。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相關領域,揭開人電磁的本質。雖然生電磁并不是氣的全部,但是了解人電磁的本質將會使我們更接近道的境界。在下一期的《如何實現心整合:太極拳與正念訓練》中,我們將繼續探討這個話題。

吳會東是同創科鑫智庫研究員、《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特邀研究員,他長期從事傳統運研究,創立了心整合系。他是吳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對太極拳和氣訓練有著深的研究。他還在太極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