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種蘭科植,其干燥塊在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然后立即洗凈、蒸,敞開低溫干燥。天麻的表面呈黃白至黃棕,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的橫環紋多,有時可見棕褐菌索。其氣微、味甘、平,歸肝經,有息風止痙、平抑肝、祛風通絡等功效。

首先,天麻有息風止痙的功效,可用治肝風、驚癇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應用。其次,天麻肝經,可以平抑肝,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若中風、驚風、頭風、眩暈,皆肝膽風證,悉以此治。此外,天麻也有祛風通絡的作用,常用于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婦人風痹,手足不遂;風痹痛,關節屈不利等。

《本草綱目》中記載,天麻味辛,溫,無毒,主治各種風麻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久服益氣輕長年,治寒痹,癱瘓不遂,語多恍惚,善驚失志,助氣、補氣,補五勞七傷,環境不適引起的病癥,通脈,開竅。

臨床案例顯示,天麻對頭暈、眩暈等癥狀有顯著療效。一位患者在服用天麻后,頭暈況明顯緩解,胃口和睡眠也得以改善。此外,天麻也可配伍其他藥使用,如半夏白天麻湯,用于痰阻絡、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

總的來說,天麻作為一種中藥材,有多種功效和作用,可以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相關癥狀,且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和應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