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疏調學派的科普小課堂,今天我們將繼續介紹發散風熱藥系列中的第十二味藥——天胡荽。據《生草藥備要》記載,天胡荽(滴滴金)有苦味,寒,可用于治療癩瘡、臭耳、鼻上頭風、痘眼去、消腫和敷跌打大瘡等。《醫林纂要》記錄了天胡荽(翳草),味道辛辣,質平和,可以明目、去翳。《南寧市藥志》中記載,天胡荽(天星草、貓爪草)味道辛辣,質平和,有小毒,可用于治療瘰疬毒瘡、無名腫毒、跌打筋傷和哮等。不同的藥典和醫學著作中也有許多關于天胡荽的論述,如《千金·食治》中認為天胡荽能治療痔瘡,《草木便方》中指出天胡荽可治療頭瘡、白禿、風瘙和疥癩,《貴州民間方藥集》中提到天胡荽可解熱利尿,治療腎臟炎和黃疸,外用可傷腫、塞鼻消眼炎,滴耳治中耳炎,《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中稱天胡荽可治鉤蟲病,外用搗涂酒渣鼻,《本草推陳》中指出天胡荽可治急扁桃腺炎、咽炎、疥癬、蛇咬傷、癰疽、漆瘡、風痛和挫傷等。

天胡荽是傘形科植天胡荽的全草,也被稱為滿天星、破銅錢、落得打等。它喜歡在疏林下、林緣、山巖、路旁、草地、山坡、墻角、河畔和溪邊等的草地生長。作為我國民間常用藥,天胡荽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有天胡荽的藥名記錄,孫思邈在書中稱之為一種小草,生長在水渠溫,冬季生長,形狀類似胡荽,也被稱為腸菜,可用于治療痔瘡。

天胡荽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和利尿消腫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療黃疸、痢疾、水腫、淋癥、目翳、腫、癰腫瘡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和各種癬癥等疾病。天胡荽的全草含有黃酮類、酚類、氨基酸、揮發油和香豆素等化合

研究發現,天胡荽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作用,對福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和傷寒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較強。此外,天胡荽還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其中的積雪草苷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含量。天胡荽還有一定的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能抑制小鼠移植腫瘤的生長,并影響小鼠免疫功能。此外,天胡荽還有保肝作用,染料木素可以通過減輕肝細胞凋亡等來發揮保肝作用。另外,天胡荽還有神經保護作用,可以改善小鼠學習記憶功能損傷。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虛和胃寒的人慎用天胡荽的鮮品。天胡荽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就像許多良藥一樣,它也有許多傳說故事。據史料記載,天胡荽這個名字有其來歷。首先,字面上的“天”指的是其藥味辛辣而散,。其次,字面上的“胡”是指外族人,一般用來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外族人,而胡椒、胡蘿卜等植名字中帶有“胡”字的都意味著原產地在外國。最后,字面上的“荽”是古波斯的一個音譯字,由張騫通西域后才被發明的一個漢字,意思是香菜。因此,天胡荽這個名字也留下了深深的歷史痕跡。

天胡荽自漢代時期從西域傳中國,至今在我國的土地上廣泛生長。天胡荽的藥用價值并沒有因為遷徙而改變,只要有適宜的氣候和土壤,它就能適應并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今天的神農識藥就到這里了,希大家喜歡。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在后臺留言,我們會認真閱讀每一條留言。下期節目再見!

參考文獻:

1. 賀銀,楊再波,彭莘,劉康蓮,海立. 民族藥天胡荽化學分及其藥用價值研究進展[C]//.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天然有機化學學會議論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詳],2018:593.

2. 孟昭群.清熱解毒天胡荽[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6(10):26-27.

3. 熊峻,佘金明,劉宏偉,曹立群,肖玥.天胡荽屬植化學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9,15(11):179-183.

4. 許玉芬,陳燕惠,楊尚龐.天胡荽屬植的化學分及其藥理作用綜述[J].福建熱作科技,2013,38(03):59-61.

5. 張蘭,張德志.天胡荽的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與藥品雜志,2007(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