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溏泄,即腹瀉,一般指的是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質稀等癥狀。大便溏泄和腹瀉在定義、病因、癥狀、伴隨癥狀和病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大便溏泄是指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不形,形似溏泥,甚至如水樣,且伴有大便排泄不暢、粘膩不爽、排不盡的覺。而腹瀉則是指每日排便次數超過3次,排便量大于200g。

首先,在定義上,大便溏泄屬于中醫的診斷,是指大便不形,形似溏泥;而腹瀉屬于西醫的診斷,是指每日排便次數超過3次,排便量大于200g。其次,病因不同,大便溏泄主要是由于飲食不當、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腸道傳輸速度過快等引起;而腹瀉則常常與病毒、細菌染或腸道炎癥反應有關。再者,癥狀不同,大便溏泄表現為大便質地輕、不形,但不伴隨腹痛、腹脹、拉肚子的頻率增加;而腹瀉則通常伴隨著腹痛、腹脹、腹瀉次數增多。此外,伴隨癥狀也不同,大便溏泄通常不伴隨明顯的全癥狀,如發熱、乏力等;而腹瀉常常伴隨全癥狀,如發熱、乏力、食不振等。最后,病程也不同,大便溏泄通常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數天自行緩解;而腹瀉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如果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完善相關檢查,必要時予以規范治療,以免延誤病。 因此,了解大便溏泄與腹瀉的區別,對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和預防措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