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治水,補脾胃來調腎。中醫認為脾胃屬于土,腎屬于水,土克水,脾臟充滿氣,而水則帶有寒氣。培土制水是指通過溫運脾祛寒、或者健脾溫腎的方法來治療水停聚等相關疾病。這種方法適用于脾腎寒引起的水不運、水泛濫、腫脹和充滿等癥狀。只有脾胃強大起來,才能避免泛濫。這個原理與大禹治水類似,通過增強脾胃功能,相當于提高河堤的高度。

大禹治水有一句諺語:“堵不如疏”,但是治水也不能完全依靠疏導,適當的時候還需要堵塞。疏代表疏通水道,而堵則是建筑堤壩,加強堤防,而堵塞所用的就是土。就像水能夠順利流淌在河道中一樣,前提是兩邊的堤壩要牢固可靠。因此,每年大江大河都會在秋冬季節進行堤防工作。否則,如果堤壩土壤不夠牢固,一旦大水沖過來,堤壩就會立即崩潰,造泛濫災害。

因此,張仲景選擇了一種最適合培土治水的藥,那就是白。白被譽為補脾補土的圣藥,凡是氣腫脹、水泛濫的癥狀,都離不開白的幫助。這就是用土治水的原理。

培土抑水的代表方劑有:防己茯苓湯、實脾飲、腎著湯、五苓散以及參苓白散等。

很多人抱怨腰痛時說:“大夫,我的腰痛!”這種腰痛通常是由于水桶腰、將軍肚、啤酒肚引起的。肚子越大,腰痛就越嚴重。對于這種腰痛,絕對不要只治療腰部,而是應該治療肚子。喝水都會讓肚子變胖,變得圓滾滾的。想象一下,如果讓你的肚子背負著一個球,看看你的腰痛不痛,走久了也會痛。腰和脾胃相互關聯。只有將腰部和脾胃中的氣消化掉,腎臟才會輕松。腎臟氣的影響而損,而脾胃則主導氣的消化。通過增強脾胃功能,氣減,腎臟就會變得強大。

通過以上曲線救國的方法,不需要使用地、戟天、山藥、制首烏等來補腎。補肝腎也沒有用。直接使用白、茯苓、干姜、甘草等藥,全部進中焦的脾胃中。脾胃主導大腹,整個大腹的氣減,腎臟就會變得干爽。

總的來說,培土治水就是通過調理脾胃來保護腎臟健康。只有脾胃功能強大,氣得到消化,腎臟才能更好地工作。這種方法類似于大禹治水,提高脾胃的功能相當于加強河堤的穩固。所以,關注脾胃的健康對于保護腎臟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