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基石,也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有關負責人圍繞“推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守護人民健康”主題介紹了相關況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直接影響著公立醫院的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也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看病就醫驗。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總診療人次達到了51.1億,出院人次達到了2.2億,醫院病床使用率達到了80.2%。“從這些統計數據上看,不論是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與2019年新冠疫發生之前相比,老百姓的看病就診需求得到了進一步釋放,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效率也得到了持續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表示。

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對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主任王斌介紹,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已為8988萬65歲及以上老年人、1.1億高患者、3763萬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較2022年同期分別提高了40%、3.3%、6.9%。

開展新時代國衛生運,持續推進健康中國行,是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雷海表示,開展國衛生運是我們黨功地將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防病工作的偉大創舉和功實踐,對于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表示,將持續抓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打造城鄉人居的“新面貌”;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實現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再提升”;探索社會健康管理新模式,加速健康中國建設;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激發社會參與的“力源”。

筑牢公共衛生防護網是護佑人民健康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艾滋病的阻斷傳播,抗病毒治療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艾滋病疫于低流行水平;全國結核病發病率穩步下降;病毒肝炎新發染者數量大幅減;部分重點寄生蟲病已實現了控制與消除的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表示,我國正推進智慧化多點發傳染病監測預警系建設,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疾控信息系統數據的自換。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和重點傳染病,我國持續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系和疫應急預案系,加強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置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

免疫規劃工作是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重要環節。據介紹,我國適齡兒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多種疫苗已將傳染病的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當前,中央財政每年專項投超過30億元,國家免費向居民提供的免疫規劃疫苗已增加到“14苗防15病”。不省份結合實際況,不斷擴大本省的免疫規劃疫苗種類。

健康水平和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先后實施了母嬰安全、健康兒等系列行計劃,婦和兒的健康水平持續提高。2022年,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為15.7/10萬,嬰兒死亡率為4.9‰,5歲以下兒死亡率為6.8‰,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位居中高收國家前列。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將持續“保安全、破難點、促發展”,有效保障婦和兒的健康權益。一方面,將不斷優化婦健康服務,鞏固完善母嬰安全保障制度,針對兒近視、胖、出生缺陷、婦宮頸癌、腺癌等難點問題實施一批專項行。另一方面,將推進婦健康服務系的升級,加快實現“省、市、縣級均有一所政府主辦的標準化的婦保健機構”的目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

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有獨特優勢。目前,我國已建立起覆蓋省、市、縣、鄉的中醫藥服務系,截至2022年底,縣辦中醫醫療機構的覆蓋率達到了87.78%,全國已有4萬余個中醫館,99.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9.4%的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下一步,國家中醫藥局將會同有關部門以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為抓手,深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十四五”行計劃,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的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看中醫的可及、公平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