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
8月23日,《中國藥房》雜志刊發了國家衛健委主管的《第二批國家重點監控藥品合理使用規范》和《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第二批)方(醫囑)審核點評規則》,這是對第二批重點監控目錄首次推出實施規則。這些規范是由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中國藥學會藥流行病學專委會及四川省藥學會藥流行病學專委會組織專家充分討論后形的。全國數十家頂級醫院的藥學專家,如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醫三院、南京鼓樓醫院、盛京醫院、天津市第一人民醫院、同濟醫院、上海仁濟醫院等,也參與了形這些指南的共識。
據最新的專家共識,第二批重點監控藥品將分為普通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個級別進行管理。納特殊使用的藥品每個月會進行一次專項方(醫囑)審核和點評、專項檢測和跟蹤觀察,并按照超常規預警的相關制度進行管理。一旦不合理使用的藥品進預警機制,將面臨醫療機構的警示、限制采購、暫停采購、停止采購等多種罰措施。
盡管這些規范并不是方的強制文件,但許多醫院的藥學專家已經達了共識,因此今后可能會在更多的醫院適時開展,對重點監控藥品的臨床使用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殺傷力甚至可能大于集中采購。如果醫院在整改方面不到位,行政干預將會進行。
今年1月,國家衛健委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目錄》,其中包括了30個臨床使用量大、容易濫用的藥品,如奧拉唑、左氧氟沙星、布地奈德、法莫替丁等。據最新的專家共識要求,對于這些重點監控藥品,嚴格遵循說明書或臨床指南推薦的用法,止超劑量、超頻次使用。除了有聯合用藥指征的治療染疾病的抗菌藥外,藥理作用或功能主治相同或相似的重點監控藥品也止聯合使用。
為了讓臨床用藥更加合理,各家醫療機構將發揮藥師的作用,對醫生開的方進行審核,并對重點監控藥品進行專項點評。據規范的要求,對于使用金額排名前10位的藥品,應全部納普通方(醫囑)的專項點評,建議樣比例不低于20%。這意味著只要用藥量上升,就有可能被醫院盯上。國家衛健委對重點監控藥品的監管將更加細化,每個月將對科室使用金額較大的重點監控藥品進行上報,對不合理問題進行排名,并建議對方醫囑點評合理率低于一定比例的科室、醫生、藥進行連續3個月的行政干預。
這意味著,重點監控藥品的使用不再是臨床醫生的“一言堂”。這些規范將為醫療機構開展合理用藥評價提供參考,保障患者用藥的安全。此外,各醫療機構還需要建立與重點監控藥品相同或相似藥理作用的藥品管理制度。對于使用量增長超過一定比例或不合理率超過一定百分比的相似藥品,將執行醫院藥品使用超常預警和態監測的相關制度。
事實上,國家重點監控目錄的出臺對醫藥產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在2019年7月,國家衛健委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目錄》之后,所列的20款重磅產品的銷量明顯下。許多國龍頭企業,如步長、揚子江、哈藥、復星醫藥、康恩貝、石藥等,都面臨著轉型的挑戰。據CHIS數據庫顯示,這些產品在2022年的銷量僅為2018年的10%。例如,奧拉西坦在2018年的銷售額為45億元,到2022年僅剩6億元;腦苷肽在2018年的銷售額為36億元,到2022年僅剩4億元。即使依達拉奉仍然位居首位,其銷售額也從71.5億直降至17.8億,下降超過75%。四環醫藥旗下的四環制藥有7款產品進了重點監控,如腦苷肽注、馬來酸桂哌齊特注、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注等,目前該公司已經轉型為疫苗及研發創新藥。
國家制定重點監控目錄的目的是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這些藥在臨床上的合理使用水平。藥學專家公開表示,不合理用藥對國家來說是醫藥衛生資源的浪費,對老百姓來說無疑也是一種傷害,他們不僅面臨著無效的醫療,還要承經濟上的損失。第二批重點監控目錄中的藥品都是常用藥,與第一批大多為輔助用藥不同,因此不可能一刀切地全部從醫保中剔除。因此,專家共識的出臺為各醫院執行重點監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將進行態調整,逐步推我國整的醫療服務方行為更加合理化。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對重點監控藥品表示,并非不允許使用,而是要求醫療機構加強監控,及時糾正臨床上的不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