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丙類傳染病發病數最高的是流。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呼吸道疾病正進高發期。因此,流、支原肺炎、呼吸道疾病等詞頻上熱搜。為了了解呼吸道染的典型癥狀以及如何識別和應對引發重癥和危重癥的呼吸道染,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首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向記者解釋了三個概念:“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他指出,“呼吸道傳染病是指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法定傳染病,如流、新冠、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包括了呼吸道傳染病,是指外來病原菌侵呼吸系統引起染而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范疇則更廣泛,包括的呼吸道疾病和非的呼吸道疾病。”他還指出,雖然沒有新增其他類型的呼吸道傳染病,但病例數可能比一些年份增多。

染侵犯部位的不同,呼吸道染可以分為上呼吸道染和下呼吸道染。王廣發介紹說,“上呼吸道染癥狀主要包括流鼻涕、打噴嚏、嗓子疼等,也可能出現咳嗽、咳痰、聲音嘶啞等癥狀;下呼吸道染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憋氣、息等。無論是上呼吸道染還是下呼吸道染,都可能出現發燒、酸疼、頭疼等全癥狀。”

染呼吸道疾病后,出現哪些癥狀可能提示有重癥和危重癥風險呢?王廣發表示,需要關注以下三個信號:首先是出現下呼吸道染癥狀,如肺炎、細支氣管炎、嚴重的支氣管炎等,這些癥狀可能影響肺部通氣,導致缺氧,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大多數上呼吸道染癥狀較輕,但也有可能出現窒息、聲音嘶啞等癥狀。其次,特殊人群屬于重癥高風險。通常,嬰兒、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免疫力相對較差,需要切觀察這類人群染后的狀態,如果出現神萎靡、紫紺(皮呈現青紫)、呼吸困難等癥狀,可能提示有重癥和危重癥風險。第三,病程進展較快。一些特殊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染可能更容易引發危重癥,如軍團菌肺炎、鼠疫等。王廣發強調,“一旦出現重癥或危重癥,務必第一時間就醫。”

王廣發表示,對于懷疑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首先要進行常規檢查,包括查、白細胞檢查,測量指脈氧飽和度,并進行部X片或CT檢查。他指出:“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CT檢查,但嬰兒、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病進展較快,可能需要做CT。此外,疑似有下呼吸道染或肺炎時,也可以進行部X片或CT檢查。”據檢查結果,醫生將進行針對治療。治療重癥和危重癥的步驟主要包括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藥進行有效的抗微生治療,并且做好病監護。如果癥狀加重,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患者需要進重癥監護室,況嚴重的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甚至ECMO(肺氧合設備)。

關于肺炎是否會造肺部永久損傷的問題,王廣發表示:“這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基本狀況、病嚴重程度、病原類型、治療及時以及組織修復能力水平等多個因素,不能一概而論。”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李輝在接記者采訪時表示,肺部有自我修復能力。“肺部恢復速度與三個因素有關:肺病變的嚴重程度、患者基本狀況以及染的病原類型。一般來說,由細菌引起的肺炎通常在一個月左右能夠恢復,而一些病毒引起的肺炎可能需要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全恢復。”王廣發補充道:“對于大多數病毒肺炎患者來說,肺部損傷是可以恢復的。然而,數病毒肺炎可能會并發細菌染,從而導致肺部毀損,這可能會影響肺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