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再次出現了散發新冠疫,其中有許多病例是二次染。在面對這樣的況下,我們應該如何理“二”病例?脆弱人群又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是否需要再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的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醫院副院長朝暉的觀察,“二”病例的癥狀較輕,一般只需要對癥治療即可。這些二次染的患者主要是年輕人,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在上呼吸道方面。相較于第一次染的人,二次染的人溫一般不會超過38攝氏度。這是因為去年冬天染過的人還有一定的抗,并且細胞免疫記憶依然存在,對人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朝暉建議,發燒、嗓子疼、流鼻涕等癥狀并不一定是由新冠引起,也有可能是流和普通冒的表現。對于出現這些癥狀的人群,如果家中有抗原自測試劑,可以自行檢測;如果沒有,則最好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由醫生來進行鑒別診斷。對于沒有發燒且上呼吸道癥狀較輕的況,可以通過對癥理來緩解癥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重癥高風險人群包括高齡老人、基礎疾病患者以及未接種疫苗的人。對于這些人群中未接種疫苗或未接種加強針的個,應繼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即便他們在去年底曾染過新冠病毒,這樣可以增強免疫力,進一步降低重癥風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該對轄區的高風險人群進行底調查,以便及時進行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一旦確診,應該盡早開始治療:首先是抗病毒治療,這可以有效降低重癥風險,同時也可以短病程、減輕癥狀;其次,如果患者出現悶、呼吸急促等癥狀,一定要進行氧療,無論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還是醫院,早期進行氧療都可以有效降低重癥風險,延緩疾病進展。對于老人、兒和基礎疾病患者這些免疫力較低的脆弱人群,朝暉建議,如果他們還沒有接種疫苗或未接種加強針,應該盡快接種。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減去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室要多開窗通風,勤洗手、戴口罩。

朝暉分析,一些人在染新冠病毒后康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乏力、失眠、焦慮等癥狀,這只是新冠后癥狀,而不是后癥,經過一段時間后會恢復,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對于人們擔心的接種完新冠病毒疫苗后免疫力消失的問題,朝暉解釋道,人有兩種主要的免疫機制:一種是免疫,例如通過疫苗接種或染新冠病毒后,人會產生保護;另一種是細胞免疫,即T細胞或B細胞在調節的免疫。即使抗消失和滴度下降,細胞免疫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打疫苗或染新冠后,人的細胞免疫會有免疫記憶,這樣即使抗消失,仍然能起到保護作用。

王貴強表示,對于一般人群染新冠的況,如果出現發熱等全癥狀,有條件的況下可以使用抗病毒治療藥。目前的臨床數據顯示,抗病毒藥在緩解癥狀、短病程方面效果明確。目前在我國,有6種抗病毒藥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