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學習了《難經》關于四時脈象的認識,希這對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理解脈象有所幫助。據《素問·脈要微論》中的原理:“四變之,脈與之上下”,我們知道人的脈象會隨著四時的消長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經》中有多種描述,比如:“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泛泛乎萬有余;秋日下,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君子居室”。這些描述揭示了四時脈象的特點,但這些脈象到底是四時的旺脈還是病脈呢?這提醒我們學會鑒別平脈和病脈。

五臟之氣應呼應四時的脈象,包括弦脈、鉤脈、脈和石脈,這些都是四季正常的脈象。春天的脈象做弦脈,是肝的應時脈象。因為肝屬五行中的木,而春天是自然界萬開始生長的季節,樹木尚未生葉,人脈象也而長,像琴弦一樣,所以做弦脈。夏天的脈象稱為鉤脈,是心的應時脈象。因為心屬五行中的火。夏天是萬生長最為繁茂的季節,枝頭掛滿碩果而低垂,綠葉蔭,枝葉都彎曲鉤狀,這時人的脈象跳疾速有力,回落緩慢而弱。因為夏季盛外趨,這樣的脈象被稱為鉤脈。秋天的脈象脈,是肺的應時脈象。因為肺屬五行中的金,秋季是萬生長的極限和收獲的季節,草木的花葉都在此時枯落,只有樹枝獨存,形狀像毫。所以人的脈象也如毫一樣,到輕虛而浮,這種脈象被稱為脈。冬天的脈象做石脈,是腎的應時脈象。因為腎屬五行中的水,冬天是萬潛伏閉藏的季節,此時水凝結的冰,所以人的脈象也表現得沉濡而,被稱為石脈。總而言之,以上諸脈都是五臟四季的旺脈,其特點是同氣相求,取象比類,這也是中醫學的認識方法。

四時脈象如果反常,則為病脈。每種脈象都有六個方面的特征,包括病在外、病在、平脈、病脈、死脈以及以胃氣為準的分類。春季的弦脈反常表現為太過,脈搏有力,病在外;如果脈搏虛弱無力,不及標準,病在。正常的春季脈象應該和緩利稍帶弦狀,被稱為平脈。如果只有弦而沒有胃氣的和緩利特征,被稱為病脈;如果脈搏急而特別有力,像張開的弓弦一樣堅,被稱為死脈。總之,春季的脈象只要是和緩利稍帶弦狀,就屬于正常的,簡稱為平脈。如果端直而長的弦狀多,和緩利的胃氣之象,則為病脈;對于只有弦而沒有胃氣的和緩利特征的患者,則被稱為死脈,這樣的患者也需要積極搶救治療,或許還有生機。這些都說明了春季脈象的本在于胃氣。

夏季的脈象反常表現為鉤脈,太過的脈象是鉤而堅實有力,病在外;脈搏虛無力,不及標準,病在。正常的夏季脈象應該是和緩利、節律均勻,微微呈現鉤狀,被稱為平脈。如果鉤狀特征多,和緩利特征,則為病脈;如果只有堅的鉤狀而沒有胃氣,則為死脈,因為夏季也以胃氣為本。

秋季的脈象稱為脈,反常即為病脈。脈搏而堅實有力,是太過脈,病在外部;脈搏而虛弱無力,是不及脈,病在。正常的秋季脈象應該微微呈現狀,浮大輕盈,稍按更有力,被稱為平脈。如果按之稀疏空虛,像風吹羽飄忽不定,散,則為死脈。秋季的脈象也是以有胃氣為本。

冬季的脈象如果沒有石狀的沉重,則為病脈。同前述的脈象,如果脈搏實而有力,是太過脈,邪氣盛于外,病在外;如果脈搏虛弱無力,是不及脈,正氣虛于,病在里。正常的冬季脈象略帶石狀,輕,像鳥的一樣,被稱為平脈。如果脈搏像解開的繩索一樣散無力,落回時又像以指彈石般堅,則為死脈。冬季的脈象也必須以胃氣為本。

以上說明了四時脈象以胃氣為本的道理。胃是水谷匯聚之,也是水谷氣化生的源頭,對機和臟腑提供主要營養,因此被稱為主稟。《素問·玉機真藏論》中明確指出:“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于手太,必因于胃氣,乃至于手太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于手太也。”這表明臟氣以胃氣為力到達手太,然后在不同的季節發揮其營潤作用。因此,四時脈象既有臟氣的特征,又必須同時備胃氣的特征,即和緩利、節律均勻。《靈樞·終始》中也提到:“谷氣來也徐而和。”由此可以看出,正常脈象的構必須備胃氣、臟氣、氣和脈氣,而實證病脈還必須有邪氣的存在。以上證明,四時脈象都以胃氣為本,而胃氣的有、、無,是判斷疾病預后的重要標志。

脾屬于五行中的土,主治中央,包括空間方位的中央和時間四時的中央。脾在人居于四臟之中,因此它的常脈在四季中并沒有特異表現。只有在脾病、臟氣虛衰時,才會表現出鳥類啄食般的脈象,快慢不一,伴有間歇;嚴重時形如屋般快慢不一,斷續無常,強弱不等,這也是無胃氣的真臟脈,見者主死。這屬于診斷學中所謂的“怪脈”類。

綜上所述,四時脈象是判斷人健康的重要指標,而胃氣則是四時脈象的基礎。胃氣的有、、無對于疾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脾也在人的中央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四時脈象與胃氣的關系,以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