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時期,不僅在文化、藝、政治等方面達到很高的就,而且在醫藥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當時的醫生積累了大量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運用各種藥材治療疾病,為后世醫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唐朝,人參被視為上品藥材,有補氣養、健脾益智的功效。據《本草拾》的記載,人參味甘微苦,微溫,適用于治療虛弱質、疲勞乏力、記憶力衰退等癥狀。此外,唐朝還使用了東方紫參、西域紅參等多種參類藥材。

黃芪也是唐朝常用的名貴藥材之一。它有強壯魄、健脾益氣、固表解毒的藥效。唐代醫家認為,黃芪適合用于外風寒、脾胃虛弱、驅除癘瘡腫毒等癥。書于唐代的《證治準繩》中列出了多種含黃芪的方組合,用于治療不同疾病。

除了參、芪類藥材,唐朝醫藥對防風、降火的藥也給予了重視。例如,防風的藿香可以解表疼痛,澤瀉可以清熱消腫,牛蒡子可以清熱明目。這些藥材的組方使用,對治療瘡瘍腫毒、溫病、目赤腫痛等癥狀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安息香也是唐朝廣泛應用的藥材之一。它有活化瘀的作用,主治心腹疼痛和跌打損傷。據記載,即使是武則天駕崩之際,醫也曾給其開含安息香的方劑,可見其療效確實卓著。

除了上述常用藥材,唐朝醫家還運用各類植藥材如茯苓、白、薏苡仁、川芎、生地黃,藥材如鹿茸、蜣螂、僵蠶,以及礦藥如雄黃、磁石等。這些藥材的配伍使用,功效顯著。可以說,富的藥材為唐朝醫藥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唐朝醫家們不斷積累、鑒證和組方使用各種藥材,其療效確切,為各類疑難雜癥提供了治療方法。這些醫療果使得唐朝醫藥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奠定了中醫藥理論基礎,為無數后人帶來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