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流、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種病原正在多地流行,使呼吸道疾病進高發期。與此同時,“發燒”一詞也為熱搜榜單上的熱門話題。據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自11月以來,全國每周新發的流樣病例持續增加,在北京等地,其流行強度已排在呼吸道疾病的首位。我國冬春季流流行季通常從每年的10月中下旬持續到次年的3月中上旬。

為了幫助人們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遠離染,《生命時報》特邀請專家提供建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大科主任、呼吸科主任孫志佳表示,各地流呈增長趨勢。據國家流中心發布的“中國流監測周報”,自11月以來,南北方省份的流病毒檢測率持續上升,其中A(H3N2)亞型為主,其次是B(Victoria)系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介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肺炎支原已開始減,流行強度已降至兒呼吸道傳染病的第四位;從全人群來看,流、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流行病原的前三名;新冠病毒的流行仍然較低水平,而流病例的發病呈快速上升趨勢,門診中流樣病例的流病毒核酸率已上升至40.75%。王全意介紹稱,目前流于流行期,且比往年提前,預示著今年的流高峰將會提前到來。11月初,天津市的流流行分級已經從Ⅰ級(非流行水平)升級為Ⅱ級(流行水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兒染科主任文丹寧表示,肺炎支原染正在逐漸減,而流開始逐漸流行。

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如何區分流冒和支原肺炎?孫志佳表示,對于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來說,存在混合染的風險。他解釋道:“當人染一種病原后,抵抗力會下降,進而可能導致繼發染其他病原。”病毒和細菌可能會混合染,肺炎支原也可能與細菌同時染,例如腺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等。然而,不同病原之間通常存在競爭關系,因此健康人群同時染一種以上的病原的幾率一般較低。呼吸道傳播的病原常見癥狀包括發燒、咳嗽和流鼻涕,可以通過抗原或核酸檢測明確病原學診斷。不同病原之間也會存在癥狀上的差異,例如支原染雖然也會發燒,但咳嗽癥狀較為明顯;而病毒染則容易出現高熱、高熱驚厥和息等癥狀。流的起病較為急劇,癥狀也較一般冒嚴重,雖然大多數人會自行恢復,但也有部分人由于并發肺炎而發展為重癥流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孫志佳提出以下建議:首先,接種流疫苗是預防流最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種后大約10到14天才能產生抗。大于6個月并無接種忌的人群都應盡快接種流疫苗,特別是醫務人員、60歲以上的人群、嬰兒、慢病患者、孕婦以及聚集場所和重點場所人群。其次,要勤洗手,使用皂或洗手,用流水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室通風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要減人群聚集,外出時盡量戴口罩。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用紙巾、巾等遮住口鼻。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出現呼吸道癥狀,應該盡量居家休息,并盡早就醫。除了這些措施外,飲食和睡眠也對抵抗病毒起著重要作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潘頻華表示,吃好睡好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營養是基礎,一項研究發現有11種營養素對人免疫功能產生影響。保證睡眠也是很重要的,睡眠是自我修復的過程,對免疫系統同樣如此。

總之,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預防染非常重要。除了及時接種疫苗和注意手衛生外,保持充足的營養和良好的睡眠也是增強免疫力的關鍵。因此,不要輕視,也不要過分張,遵循以上建議,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免呼吸道疾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