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是一種以頻繁發作的短促呃呃聲響和無法自控為主要表現的病癥。西醫學將其簡單地歸類為膈痙攣,但其他諸如胃炎、胃腸神經能癥、胃擴張以及腹手后等都可以引起膈痙攣導致呃逆,因此這些況都可以參考本病的辨證論治方法。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關于呃逆的記載。《黃帝經》將該病稱為“噦”,認為是由胃氣上逆引起的。《素問·宣明五氣》中也提到,“胃為氣逆,為噦”,認為與寒氣、胃、肺有關。《靈樞·口問》中也有相關記載:“谷進胃,胃氣上涌至肺部,現在有舊寒氣和新的谷氣,一同返回胃中,新舊氣混,真邪相爭,氣相反,從胃中排出,因此就出現了呃逆。”《靈樞·雜病》中提到一種簡易的療法:“呃逆,用草刺鼻,噴嚏,噴嚏就好了;如果沒有噴嚏,就用快速吞咽的方法,立刻就能緩解;如果是因為到驚嚇而引起的,也可以得到緩解。”東漢時期,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嘔吐呃逆下利病脈證治》中將呃逆分為實證、寒證和虛熱證,并提出了橘皮湯、橘皮竹茹湯等治療方法。宋元時代,人們對呃逆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陳言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呃逆論證》中認為,“大多數胃實即呃逆,胃虛則為噦逆,這是因為胃中虛空,膈上有熱,所以引起呃逆。”他指出發病與膈臟有關。朱丹溪首次將該病稱為“呃逆”,在《丹溪心法·呃逆》中寫道:“古人稱之為噦,現在稱之為呃,是由于胃寒引起的,寒氣逆行,導致呃逆,也有熱呃,還有其他疾病引起的呃逆,據有余不足來進行治療。”明清時期,人們在辨治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張介賓在《景岳全書·呃逆》中提到:“呃逆的要點只有三個,一是寒呃,二是熱呃,三是虛呃。寒呃可以用溫藥或散寒藥來治療,寒氣消失后,氣自然會舒緩;熱呃可以用降火藥或清熱藥來治療,火氣平息后,氣也會平穩下來;而虛呃則是一種危險的病證。”這為后世對寒熱虛實辨證分類和治療方法奠定了基礎。李用粹在《證治匯補·呃逆》中系統地提出了治療法則:“治療時應以降氣化痰和調理胃部為主,據病來使用藥。對于氣逆行的況,要疏通氣道;對于食停滯的況,要促進消化;對于痰滯留的況,要加強咳嗽以排出;對于有熱氣郁積的況,要清潔下行;對于淤積的況,要疏通經絡;如果出現出汗、嘔吐、腹瀉后,服用了太多的涼藥,就要進行溫補;如果出現虛火旺的況,就要進行平補;對于虛弱并伴有熱氣的況,就要進行涼補。”這些治療法則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呃逆的病因和病機方面,多由外邪侵襲胃部、飲食不當、緒不順暢、正氣不足等因素引起,導致胃失和降、胃氣反流、膈向嚨沖擊而發病。外邪侵襲胃部是指外界寒涼邪氣侵,危害脾胃,寒氣阻滯中,使胃氣失調,寒氣上逆沖擊膈,從而導致呃逆癥狀。飲食不當是指過食生冷食,或過量使用寒涼藥,寒氣滯留在胃部,沿著手太肺經影響膈,導致胃氣無法下降,肺失宣降功能,氣逆行沖擊咽而出現呃逆。過食辛辣或油膩食,濫用溫補劑,過快進食或進食過飽也會導致氣不暢通,氣逆行沖擊膈,引發呃逆。緒不順暢,如憤怒傷肝,肝失疏泄功能,逆襲胃部;憂思傷脾或肝郁克脾,導致脾失健運,痰聚集,或者本就有痰,或肝火煉津化痰等,都可以形痰夾帶肝逆之氣或肝郁之火導致胃失和降,沖擊膈而出現呃逆。正氣不足是指由于長期患病、治療不當,或質衰弱、產后虛等原因,導致胃耗損,脾胃功能虛弱。如果再加上各種傷和外因素的刺激,胃失和降的癥狀就會出現。也有可能病嚴重影響到腎臟,腎耗損,胃氣衰弱,腎臟無法固攝,濁氣上升沖擊膈,引發呃逆。呃逆的病位主要在胃和膈,與肝、脾、肺、腎等切相關。該病的病理特點既有虛證也有實證,虛實之間可以相互兼夾或轉化。一般而言,偶發或單純的呃逆預后良好;如果伴隨著長期患病或重大疾病的發作,往往是胃氣衰竭的表現。歡迎繼續關注以獲取更多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