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長壽是人們一直以來的目標。那麼,如何才能真正擁有健康呢?讓我們聽聽幾位名醫怎麼說吧!

無錫名醫、中醫腎病學宗師鄒云翔一家三代都是腎病學專家,他的兒鄒燕琴更是被尊稱為“國醫大師”。鄒家的飲食原則并沒有什麼特別之,但有一條規矩卻是不能破的,那就是不準吃冷飲。為什麼呢?眾所周知,“胃喜溫不喜涼”“腎也是喜暖不喜寒”,所以,冰冷食對胃和腎臟的傷害極大。而人的氣、五谷營養,都需要脾胃來吸收運化;人的代謝廢及攝的毒素都需要腎臟排出外,所以保護好脾胃和腎臟對維護健康非常重要。因此,無論年齡或別,都應吃冷飲。之前有報道稱,一名男子因過量飲用冰啤酒,在半夜出現大汗淋漓,最終導致急下壁心梗死。對于來說,不僅要冷飲,甚至冷水澡也要洗,否則很容易引發婦科疾病。而長期食用冷飲的孩子,可能會導致脾胃傷,進而引發冒頻發和生長速度變緩等不良影響。

國醫大師唐祖宣的保健籍中,生氣是關鍵。這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神穩定樂觀,神思就穩定。神思穩定,氣就平和。氣平和,有利于保護臟腑功能。臟腑功能正常,人就遠離疾病和衰老。其實,生氣并不難,只要記住以下四點,你的人生一定更順遂:豁達——襟要開闊,不以喜不以己悲,更不因一點小事苦惱懊悔。瀟灑——計較得失,將力集中在自己喜歡的事上。寬容——待人寬容是一種德,氣量狹小、疑忌他人只會使心神錯,反而傷害自己。厚道——厚道可以養元氣,薄德之人往往刻薄和冷酷,這會導致氣散漫和抵抗力減弱。

知名老中醫楊友鶴在80歲檢時,沒有糖尿病和高,甚至在103歲時還在出診。他的保健訣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再好的飯也不多吃一口!《黃帝經》中曾強調:上古的人之所以能活到100歲,是因為他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現在的人以酒當水,生活無規律,飲食不節制,所以50歲就開始衰老。現如今,很多疾病都與過飽有切關系,比如糖尿病、高、高脂、冠心病等。因此,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觀點都明確指出,忌過飽是保持健康的前提之一。

國醫大師朱良春非常不提倡熬夜的行為。他認為,熬夜會對多種損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勞和免疫力下降。現今社會,一些人喜歡熬夜,會導致肝膽不和,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和房腫塊等問題。大學生中有些人喜歡晚上熬夜打游戲,睡到中午還不起床,這嚴重影響了的氣平衡。合理的作息時間應該是這樣的:早上早起,中午小憩,按時進食,晚上早睡。按照中醫學理論,膽經在子時最旺盛,肝經在丑時最盛。如果這兩個沒有得到充分休息,就會在皮上表現出來,容易出現糙、臉偏黃、黑斑、青春痘等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各種補藥來養生抗衰老,但國醫大師德馨卻不這麼認為。他曾在采訪中說:“我從不吃補品,只服一點活藥和運脾藥,才能每餐都,每頓飯都喜歡,樂而不疲,保持健康。”他認為脾胃虛傷是衰老的源,想要健康,就必須控制飲食,而不是隨意進補。此外,他認為人長壽與衰老與氣息息相關。氣流暢、循環順暢,臟腑功能就正常,人就能健康長壽。為此,他據自己的狀況制定了一套鍛煉方法:每天早晚平躺在床上,將兩手掌平放在腰之下,左右替抬高100次,既鍛煉腹,又能使全的氣暢通。雖然有車接送,但他經常選擇步行,以增加氣流通。

國醫大師干祖去世時已經104歲,他在100歲的時候還沒有退休,像年輕人一樣出診半天、授課、走樓梯上十幾樓的病房……他高壽健康的與他的養生八字訣不可分:“心、蟻食、、猴行”。1. 心——要無憂無慮,擁有孩般的心靈,思維活躍,摒棄雜念。2. 蟻食——不挑食,不貪吃,不過飽。因為“飲食過多,腸胃就會傷”。3. ——,多讓人,不為小事斤斤計較,提倡“吃虧在前,在后”。4. 猴行——要活潑多,多進行鍛煉。平時,能站著不坐著,能走著不坐車。這八字訣中,心和是養心的關鍵;蟻食和猴行是養的關鍵。

以上這些名醫們的建議,教會了我們如何健康長壽,遠離疾病和衰老。讓我們都積極踐行這些方法,邁向更健康、更長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