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2國際護士節,這個節日由國際護士理事會于1912年設立,旨在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倫斯·南丁格爾,并倡導、繼承、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神。吉林市的護士教育和護士職業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在19世紀末之前,吉林市沒有西醫,醫療系主要由傳統中醫主導,也沒有護士這個職業(也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住院治療)。直到清緒年間,基督教傳教士高積善來到吉林,建起了免費收治病患的“施醫院”(俗稱高大夫醫院),吉林市才開始出現了現代醫療,護士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早期的護士一般由修擔任,后來高大夫醫院不定期招收醫護學員,不收學費,經過考試合格,為正式護士,并在當時的中華護理學會注冊。九一八事變后,高大夫醫院專門附設了高級助產職業學校。

1928年,希天醫院院長孫宗堯在吉林市邊業銀行舊址開設了私立濟仁助產學校,這所學校的學員也是不收學費,半工半讀,每月還會發放一筆補金。學校雖然是私立的,但學費并不高,對家庭貧困的學生甚至免費。1929年,學校遷址尚儀街。之后校址又經歷了多次搬遷。濟仁助產學校聲譽日高,因為他們堅持培養醫護人員,即使在國民黨統治下,城市經濟幾近崩潰的時候也不放棄。1947年12月,濟仁助產學校由私立改為公立。

吉林市解放后,人民政府決定將濟仁助產學校和華英助產學校合并,改名為吉林省立助產學校,并將校址遷往琿春街舊址。之后,吉林省立助產學校和市護校合并創立了吉林衛生學校,校址設在琿春街53號,原朝鮮兒福利院舊址。在吉林衛校與吉林職工醫科大學數次分合后,最終在1999年再次合并為一所學校,但保留兩塊牌子。

吉林市的護士教育始終都是該校設置的重要專業。從1928年孫宗堯先生開設學校算起,吉林市培養護士的歷史已經持續近百年。從私立濟仁助產學校到高大夫醫院的培訓學校,再到吉林衛校、北華大學醫學院和吉林醫藥學院,這些學校都是培養護士的重要“搖籃”。從這些學校走出來的護士們辛勤工作在醫護崗位上,不畏艱險,為吉林市的醫療衛生事業默默奉獻,并社會尊敬的“白天使”!值此國際護士節之際,我們祝愿這些白天使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