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即將到來,主題為安全用藥和健康為民。在這個月份里,我們要關注的是抗微生藥的合理使用,尤其是青霉素這一抗菌藥家族的員。青霉素作為抗菌藥中的重要一員,自1928年問世以來,一直以來都在消滅人細菌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拯救了無數生命。在老百姓心中,我們的形象一直十分穩固,被信任并廣泛應用于各種炎癥況下。然而,我們并不是對所有炎癥都有效,對此我們到很不滿。盡管我們過去的戰績輝煌,但是現在的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由于我們的頻繁出戰,微生敵軍以超出想象的速度進化,甚至催生出了“超級細菌”,對人類的生命安全構了嚴重威脅。我們深懊惱,思考良久后,終于認識到與人類并肩作戰才是對抗敵人的關鍵。我們雖然是良將,但是不合理使用和濫用抗菌藥會產生相反的不利效果。我們希繼續擔當大家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消除誤區,知藥善用,保衛健康,這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抗菌藥面臨細菌耐藥的問題,給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柳葉刀》雜志在2022年發表了一項對微生耐藥全球影響的全面分析,指出微生耐藥已經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致死人數甚至超過了艾滋病病毒染或瘧疾。據研究估計,2019年細菌耐藥染直接導致了127萬人死亡,間接導致了495萬人死亡。中國的細菌耐藥現象也日益嚴重,據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發布的《2021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簡要版)》,我國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細菌耐藥現象。這一切都是由于人類濫用抗菌藥所導致的,我們自己親手培養了這一嚴峻的微生耐藥形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打破認知誤區,合理使用抗菌藥。首先,我們要明確抗菌藥并不等同于消炎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將抗菌藥當消炎藥廣泛應用于各種消除炎癥的場景中,這很容易引發細菌耐藥問題。然而,炎癥并不是某些特定疾病的名稱,它可以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細菌染、病毒染、真菌染、過敏反應和外傷等。消炎藥主要包括非甾抗炎藥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它們可以直接對抗炎癥,減輕機炎癥反應。而抗菌藥只對伴有細菌染的炎癥有效。因此,在使用抗菌藥時,需要明確是細菌染,并據病和醫生建議來使用。
其次,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頭疼腦熱就需要使用抗菌藥。在冒、發熱、咳嗽、腹瀉等況下,很多人會自行使用抗菌藥。然而,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普通冒大多由病毒染引起,一般1周就會痊愈,只需使用緩解癥狀的藥即可,而抗菌藥只對伴有細菌染的冒才有效。咳嗽的病因也有很多,病毒染、哮、冷空氣刺激等都可能引發咳嗽,細菌染引起的占比較小。腹瀉也是如此,只有在細菌染所致腹瀉時,使用抗菌藥治療才是合理有效的。因此,在冒、發熱、咳嗽、腹瀉等況下,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藥,而是應該使用緩解癥狀的藥,并在使用抗菌藥前咨詢醫生或藥師的建議,謹遵醫囑。
另外,我們要摒棄“高級別藥就是好藥”的錯誤觀念。不同抗菌藥的抗菌譜并不相同,選擇合適的抗菌藥是治療染的關鍵。醫生會據致病菌種類、染部位、細菌藥敏試驗結果、患者生理病理況和藥不良反應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藥。不同的抗菌藥對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選擇藥時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此外,抗菌藥的聯合應用并不總是比單獨應用更好。聯合應用的藥越多,不良反應的可能越大,甚至可能發生藥相互作用。因此,應當盡量選用窄譜抗菌藥而非廣譜抗菌藥,并且嚴格掌握聯合用藥指征,切勿因一時療效不佳而擅自聯合使用抗菌藥。
最后,我們要正確使用抗菌藥。在使用抗菌藥時,有人常常因見效慢而頻繁換藥,不按照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給藥,或者一旦好轉就立即停藥。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頻繁更換抗菌藥不僅對治療無益,還可能導致人菌群失調,發耐藥菌產生,為后期治療埋下患。因此,在使用抗菌藥時,要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遵循醫生的建議,不要隨意更換藥,也不要一旦好轉就停藥。不同類型的抗菌藥有不同的用藥規律,我們要據況來合理使用。
總之,為了應對包括細菌耐藥在的微生耐藥危機,我們首先要打破認知誤區,合理使用抗菌藥。抗菌藥并不等同于消炎藥,不能簡單地將其應用于各種炎癥況。冒、發熱、咳嗽、腹瀉等并不都是細菌染,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藥治療。選擇合適的抗菌藥是治療染的關鍵,不同抗菌藥有不同的抗菌譜,要據況選擇合適的藥。在使用抗菌藥時,要正確使用,不要頻繁更換藥,也不要一旦好轉就停藥。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藥,我們才能有效應對微生耐藥危機,保障人類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