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 史載祥是全國知名的中醫專家,也是中日友好醫院的主任醫師。他擅長治療科疑難雜癥,尤其是各類發熱疾病。他將自己運用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痹心痛的經驗分給大家。
瓜蔞薤白半夏湯是一種基礎方和通治方,適用于痹心痛的核心病機“微弦”。該方主要針對痰濁壅塞、心痹阻、脈絡閉遏導致的痛徹背和難以平臥等主要癥狀。與瓜蔞薤白白酒湯相比,瓜蔞薤白半夏湯的背痛和短氣癥狀更為突出。相比于枳實薤白桂枝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更能緩解心中和部氣滯的疼痛。這三個方子都可以被稱為“瓜蔞薤白”劑。痛和悶是臨床常見的癥狀,屬于中醫學中的“痹心痛”范疇。部涉及的病變很多,包括壁和腔臟的病變都可能引起痛。目前,各地的西醫院紛紛設立了“痛中心”,以便及時診斷、做出決策和進行救治。而早在《金匱要略》中,張仲景就將“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列為專篇論述,現了中醫整觀念的特優勢。他提出了痹、心痛的病名以及微弦的病機,為后世的學者提供了借鑒和發揮的基礎。
瓜蔞薤白半夏湯的方劑原文記載在《金匱要略·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中:“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瓜蔞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個方子在《備急千金要方》和《外臺要》中也有記載,不過前者加了生姜和枳實。《太平圣惠方》中的痹短氣方加了枳實、橘皮和生姜。《圣濟總錄》的瓜蔞湯加了生姜和枳實。《婦人大全良方》中的薤白湯加了人參、麥門冬和甘草,用于治療產后中煩熱逆氣。《重訂通俗傷寒論》中加味的瓜蔞薤白湯用于治療傷寒夾胃脘痛,加了桂枝、茯苓和生姜。焦樹德是當代中醫大家,他治療冠心病和心炎等病癥時,經常遇到心絞痛、痛徹背和心慌氣短的癥狀。他創制了“痹湯”,在瓜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加了桂枝、檀香、茯神、紅花、蘇梗、五靈脂、黃、赤芍和焦山楂。國醫大師雷忠義創制的“丹蔞片”也是在瓜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加了丹參、川芎、赤芍、郁金、黃芪和葛等藥。
瓜蔞薤白半夏湯是在前述方子的基礎上加了半夏,去掉了白酒。這個方子以瓜蔞為主藥,用量較大,可以寬滌痰。薤白有辛溫通的作用,被《靈樞·五味》指出心病宜食用薤。瓜蔞薤白半夏湯以半夏散結逐飲為輔助藥。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中認為半夏也可以通,使人安心睡。史載祥認為對于“痹不得臥”的況,半夏有著“雙心治療”的作用。白酒有輕揚散行、通宣痹的效果,用量為一斗,用作溶煎煮,使不能溶解在水中的分充分溶解并發揮藥效。
結合現代心臟CTA和CAG檢查,可以進一步辨識中醫的“聞問切”四診。對于有CTA或CAG確切改變的痹心痛患者,可以在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的同時,結合活祛瘀治療。對于氣滯瘀的證候,可以選擇府逐瘀湯或冠心II號方(丹參、川芎、赤芍、紅花、降香);對于氣虛(陷)瘀的證候,可以使用史載祥的經驗方升陷祛瘀湯(黃芪、黨參、山萸、柴胡、升麻、桔梗、知母、莪等)。史載祥提出“祛瘀必言氣相關,言氣必察虛實升降”的理論,力求祛瘀而不傷正,去除瘀同時促進新的生。
案例一是一個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高和高脂癥的患者。患者在服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升陷祛瘀湯后癥狀明顯緩解,痛消失,運耐量提高。該方的方是瓜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加了桑白皮、黃芩,同時調整了其他藥的用量。患者在接下來的治療過程中繼續服用原方,并且病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案例二是一個心梗死后出現心絞痛的患者。該患者在經過多次住院治療后,病仍然無法得到控制。在服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升陷祛瘀湯后,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明顯緩解,可以平臥。患者主要求繼續服用原方,并且在出院后繼續服用。隨訪顯示,患者的病顯著好轉,可以行走3000米以上而不出現心絞痛的癥狀。
總之,史載祥通過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了治療痹心痛的經驗。他將瓜蔞薤白半夏湯與其他方劑相結合,據不同的病機進行調整,取得了良好的療效。這些方劑的應用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痛、悶等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質和病是不同的,所以在使用這些方劑時應該遵循個化的治療原則,最好在正規醫院接中醫辨證施治,以免延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