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自己長了口腔潰瘍就是因為上火了,想要用一些清火的藥來治療。然而,許多醫生今天告訴你,現在十個人中有九個是脾胃虛弱的,而口腔潰瘍很多時候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這是為什麼呢?據《丹溪心法》的說法:“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也就是說,如果口腔潰瘍服用了寒涼的藥卻沒有治愈,很可能是脾胃的問題。中醫認為“中氣傷損,口生瘡”,其中的中氣指的是脾胃之氣。脾開竅于口,其華在,脾氣虛弱會導致口容易損。因此,脾胃虛弱導致的口腔潰瘍通常不會特別疼痛,但是治愈速度較慢。

當遇到這種況時,我們可以使用一種常用的中藥——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丸能夠補充脾胃的氣,提升氣。如果你有口腔潰瘍、脾胃虛弱,并伴有倦乏力、食、腹脹、長期腹瀉、門下墜,舌胖大,齒痕深的況,可以使用補中益氣丸或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是脾胃方劑中的經典之一,由脾胃專家李東垣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而。這個方劑在醫學界一直備推崇,至今仍然到后世醫家的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個經典方子。

在《脾胃論》中也可以找到相關記載,它說:“脾胃氣虛則下流于腎,火得以乘其土位。”換句話說,通過調理、補氣健脾可以控制火。補中益氣湯的組包括黃芪、人參、白、升麻、柴胡、陳皮、當歸、炙甘草。其中,人參和黃芪是補氣的兩大代表,二者合用可以補元氣、脾氣,也能補宗氣。白和炙甘草的重點在于補充脾胃之氣。脾氣虛弱是導致口腔潰瘍的本原因,因此我們需要重點補充脾氣。正常況下,我們的氣應該循環全,但如果氣滯了,就會導致人氣機無法順暢運行。方劑中的陳皮有疏肝理氣的作用,防止補氣時出現氣滯問題。當歸配合黃芪可以為當歸補湯,能夠補氣養。當歸與柴胡配合使用可以舒肝、養肝、肝、利脾。升麻和柴胡都能提升氣力,據之前提到的“脾胃氣虛則下流于腎”的理論,這兩味藥可以幫助氣力向上運行。炙甘草在方劑中的作用是調和其他藥的作用,同時也能補益脾胃。

有一位患者,男,三十多歲,口腔潰瘍反復出現,久久無法痊愈。在就診過程中,他說話聲音非常小,癱坐在椅子上,很明顯是脾氣比較虛弱。經過詳細了解,患者常到疲勞乏力,食也不大,口腔潰瘍經常反復出現,本的食就不好,再加上口腔潰瘍的刺激,導致他吃得更了。患者的舌質淡,舌邊有齒痕,潰瘍的地方發白,但周圍沒有發紅或腫脹的況。他一直使用降火藥來治療口腔潰瘍,但效果并不好,復發的頻率越來越高,他覺自己無法控制這個小問題,才來看醫生。這位患者正是典型的脾氣虛弱,因此我們使用了上述的方子,并據患者的況進行了調整。經過一周的調理,潰瘍逐漸痊愈,然后繼續用藥鞏固了一周。患者的整狀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神狀態也好了很多。素質增強之后,口腔潰瘍基本上沒有再復發。

總之,關于這個方子,我們已經學習到了很多。這個方子只適用于脾氣虛弱、無法升舉的況。脾主四肢和,主管循環和全運行。脾氣虛弱會導致中氣不接,全疲乏,四肢沉重,飲食后腹脹等癥狀。此外,也可能出現眩暈、低熱、自汗、滲、子宮垂、崩、便臟下垂等問題。對于由實火導致的口腔潰瘍,一般是由于吃火鍋、吃辣等原因引起的,這類口腔潰瘍通常不會反復出現,只需要服用一些降火藥或喝一些涼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