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古代醫圣張仲景的故鄉,古稱“宛”,位于“漢水之北”,地理位置優越,北臨汝,依托伏牛山,南接荊襄,臨漢江,西出武關,扼守秦川,東攬桐柏,連接江淮之間,是華夏文明和楚文化發祥的地方。

據古宛本草的記載,結合南中藥材種植的出產和品質的評價研究,2017年12月有關部門組織論證,確定當今南的“八大宛藥”包括山茱萸、辛夷、桔梗、丹參、梔子、艾草、金銀花和夏枯草。這八種藥材被認為在南地區種植的品質最好,藥最為優良。

現在,我們將介紹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著名畫家、書法家及學者文俶繪制的《金石昆蟲草木狀》中涉及到的八種藥材的圖畫。這些圖畫呈現給方藥專家們,不僅備文化和藝的價值,還有助于他們理解、鑒別和欣賞這些藥材。

山茱萸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痹,去三蟲,久服輕。一名蜀棗。”《名醫別錄》中也稱其為“微溫,無毒。主治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腦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益,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強力,長年。”

辛夷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辛溫,主五臟寒熱,風頭腦痛,面酐。久服下氣,輕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別錄》中也稱其為“無毒。溫中,解,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洋洋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須發,去白蟲。”

桔梗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辛微溫,主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別錄》中也稱其為“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臟腸胃,補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療咽痛,下蠱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圖,一名白藥,一名梗草,一名薺苨。”

丹參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一名郤蟬草。”《別錄》中也稱其為“無毒,主養,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一名赤參,一名木羊,生桐柏山及太山。”

梔子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苦寒,主五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皶鼻,白癩,赤癩,瘡瘍。一名木丹。”《別錄》中也稱其為“大寒,無毒,主治目熱赤痛,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一名越桃,生南,九月采實,曝干。”

艾草在《別錄》中被描述為“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下部匿瘡,婦人,利氣,生,辟風寒,使人有子。一名冰臺,一名醫草。”

金銀花在《別錄》中被描述為“名曰‘忍冬’,味甘,溫,無毒。主治寒熱,腫。久服輕,長年,益壽。”“金銀花”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

夏枯草在《本經》中被描述為“味苦辛寒,主寒熱瘰疬,鼠瘺,頭瘡,破癥,散癭結氣,腳腫痹,輕。一名夕句,一名乃東。”

這些藥材的介紹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南“八大宛藥”的藥和功效,也讓我們對這些藥材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南的宛藥,作為中藥文化的重要組部分,不僅在古代藥學中有重要地位,現代醫學也對其進行了深的研究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