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方法,而且手部是人致病微生最多的部位之一。正確地洗手和保持手部衛生可以遠離致病微生,有效預防疾病。為什麼要勤洗手呢?大家都說“病從口”,但實際上,人疾病的搬運工才是“手”。據統計,全球平均每天約有5000名5歲以下兒死于與腹瀉相關的疾病,而只要養飯前便后用皂洗手的習慣,這些兒中的一半就可以得救。洗手同樣可以預防皮染、眼部染、腸道寄生蟲、禽流等多種傳染病。統計數據顯示,每平方厘米的手掌上可攜帶3500-4500個細菌,而每個指甲中則可能寄居著4.5-5萬個細菌。研究還發現,每個人的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其中包括大腸桿菌、傷寒菌、痢疾菌等20-30種致病菌。與之相比,被稱為“細菌炸彈”的廚房抹布上的細菌數量也只有幾百萬個。這些細菌可以通過雙手直接接傳播,或者通過間接接被污染的品傳播。一方面,如果不及時正確洗手,雙手就可能通過眼睛、鼻子、等黏染人的病毒細菌。另一方面,只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勤洗手,就可以有效阻斷接傳播,降低染的可能。那麼什麼況下應該洗手呢?首先是做飯前,其次是餐前便后,還有護理老人、兒和患者前后,口鼻和眼睛前,以及咳嗽或打噴嚏后,還有做清潔后和清理垃圾后,接快遞后,接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后,以及外出返家后。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洗手呢?選擇皂、洗手還是免洗洗手?只要使用正確,所有的皂或洗手都能同樣有效地去除致病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免洗洗手的主要功能是消毒,它的去污能力相對較弱,不能替代洗手。而如果周圍沒有洗滌用品,單純洗手也比不洗手要好,僅用水洗手后,手上的細菌平均可以降低到不洗手時的50%。另外,洗手后最好用干凈的巾或紙巾干,或者使用烘干機,因為的手部環境有利于細菌的滋生。此外,建議每次洗手后都可以涂抹一些護手霜,以保護皮屏障,避免因頻繁洗手而導致皮干燥。以上信息來源于國家疾控局和無錫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