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落地實施,各省份紛紛發布通知,加快推目錄中的藥品落地。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必須有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新時代以來,有關部門圍繞藥品的全生命周期特征,從醫保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等方面手,提高了人民群眾對創新藥的可及。特別是2023年醫保談判政策的優化,使得創新藥中長期價格趨穩,大大支持了有價值、高質量的創新藥。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23年有121個目錄外藥品談判功或競價功,功率高達84.6%,平均降價61.7%。
創新藥進醫保只是第一步,還必須暢通創新藥院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打通其落地使用的“最后一百米”。一般而言,創新藥院需要經歷科室申請、藥學部門審核、藥事委員會投票等繁瑣程序,往往耗時長達一年之久。2024年以來,不省份紛紛發布文件規定點醫療機構召開藥事委員會的時限和頻次,要求新增談判藥品“應配盡配”。有的省份提出必要時隨時開,大力推創新藥院。例如,廣東省允許醫療機構通過一定程序,將臨床優勢明顯、安全高、不可替代、患者有需求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直接納用藥目錄。創新藥研發的投和耗時巨大,價格比普通藥品更高。因此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醫療機構還面臨著基本用藥供應目錄品種數、藥占比以及醫保總額預算等約束,使用創新藥的積極不高。一些醫療機構對創新藥的認識不足,有的醫生甚至有藥不敢用。對此,上海等地已經采取措施,在政策層面破除創新藥院的障礙。例如,對于那些暫時無法納醫院用藥目錄但臨床確有需求的創新藥,可通過綠通道臨時采購。又如,實行新增談判藥品、競價藥品預算單列,前3年不納醫療機構醫保總額預算等。這些做法值得其他地區參考借鑒。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建立市場化、規模化、系化的服務網絡,幫助醫生和患者解決創新藥使用中的疑。例如,山東省明確將協議期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全部納“雙通道”管理,并據國家醫保談判調整況態更新,更好保障患者從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購藥的可及、一致。此外,助力患者全病程規范用藥等一系列舉措也被加速提上日程。老百姓的事是最重要的事。暢通創新藥院“最后一公里”政策正在陸續出臺,各方尤其是與“三醫”有關部門應更加協同,解決創新藥院力不足等實際執行問題,更快地滿足患者細化和多樣化用藥需求,提高人民健康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