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尤其在中醫中有一句古話:“冬不藏,春必病溫”。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天是收斂能量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氣。如果在冬天不注意保護氣,到了春天,的正氣就會不足,容易到外界的燥熱侵襲,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經》中指出,冬季養生的關鍵在于順應自然規律,遵循“閉藏”的原則。就像冬眠一樣,花朵凋謝、大樹落葉,都是為了“藏”。那麼人們在冬天應該如何“藏”呢?又有哪些行為是不利于“藏”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古代醫學文獻中的“”有很廣泛的含義,可以指先天之、臟腑之、生之、人的津等等。在這里,所說的“”主要指的是先天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腎”。《靈樞·本神》中說:“生之來,謂之。”《素問·金匱真言論》中也提到:“夫者,之本也。”這里的“”指的是“腎”,也就是我們的本之源。中醫學認為,“腎”有兩個主要的生理功能:一是主管生,當腎中的氣充沛發展到一定階段,男就備了生能力;二是主管生長發育,人的生長、發育、衰老等一系列生命現象都與腎中的氣切相關。因此,如果腎中的氣充足,的正氣就會旺盛,生命力就會強大,從而不容易到外邪的侵襲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古人強調冬天要“藏”,這是因為從自然規律來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個閉藏的階段,人的新陳代謝相對緩慢,呈現出“外靜”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保護腎中的氣,不要過度活,否則就會引發疾病。 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指出:“不藏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即過度生活),一切人事之能搖其者皆是,即冬日天氣應寒,而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泄,甚至桃李反花之類亦是。”比如冬天熬夜不注意休息、過度勞累、過度出汗、過度滿足,這些都是不利于“藏”的行為。
因此,在冬季養生中,我們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充足的睡眠;適量運,但不要過度勞累;避免過度出汗,注意保暖;控制,不要過度滿足自己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應自然規律,謹守藏之道,保持的健康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