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門診看病的孩子數量明顯增加,其中90%以上都是與脾胃有關的問題,尤其是脾虛問題最為常見。很多家長會到疑,平時活蹦跳的孩子怎麼會出現脾胃虛弱呢?事實上,這主要與孩子的飲食習慣有關。如果給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和冷飲,會給脾胃造負擔,逐漸導致脾胃虛弱,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中醫有句老話“小兒病源皆在脾胃”,從中醫角度來理解,脾胃是人后天之本,也是氣生化之源;胃則是太倉,是水谷氣的海洋。脾功能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人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良好,則氣充盛,格強壯;脾胃虛弱,則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比如會反復冒、咳嗽、腹瀉、便、厭食等癥狀。

以一個醫學案例來說明,一個11歲的男孩,彎腰駝背,雙眼下眼臉紫紅腫大且一側有眼袋。孩子來就診時,主要表現是低頭側眼,說話不多,但有時脾氣卻很急躁。醫生據癥狀開出了一方藥方,包括木香、砂仁、白、陳皮、茯苓、生姜、大棗、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樸(姜制)、廣藿香、甘草等藥材。

復診時,孩子進門后站得筆直,醫生一看,發現孩子的臉紅潤加上有些了,家長也很高興地說孩子開始能吃飯了,運也跟上了,而且孩子的脾氣也變得和了,說話了。醫生觀察了孩子的舌頭,發現舌變得淡紅,這是氣機通暢、氣能上行的表現。此外,孩子的脾胃部位凸起變得平整,這表明孩子的脾氣變好了,睡眠也好了。這次醫生讓孩子多進行運,不吃過涼的食,晚上泡腳等,藥調理為輔助治療。

后續隨訪中,家長反映孩子的脾胃調理好之后,質也變好了,平時也不怎麼冒,并且還長高了幾公分。中醫講究因材施治,每個人的況都不同,藥材的煎煮方法也有差異,因此千萬不要擅自使用藥。如果家長們有關于兒科方面的問題,可以給醫生留言,醫生將第一時間回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