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各地陸續冬,呼吸道疾病進高發時期。據了解,近期,我國呼吸道疾病以流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引起。那麼為什麼兒更容易出現多種呼吸道病原疊加呢?兒患者是否都需要進行多種病原檢測?如何正確防治呼吸道疾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染科與急診科專家就此作出解答。

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華東介紹,自10月以來,該醫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兒患者比例有所提高,其中以流病毒、肺炎支原染為主。流、肺炎支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是急診中較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而兒患者中病原疊加染相對較常見。金銀潭醫院疾病科主任文丹寧指出,冬季呼吸道疾病兒患者數量增加的況在往年也會發生。兒的免疫系統于發育期,與外界的病原接幾率相對較小,因此后天形的特異免疫不足,導致兒更容易出現多種病原疊加。目前,這些病原在兒呼吸道染中均較為常見,并且臨床上存在便捷的檢測手段和完善的診療措施。

文丹寧分析稱,兒患者出現多種病原疊加與疫苗接種和檢測手段提升等因素有關。一方面,許多0至3歲的患者在接種呼吸道疾病疫苗時不完全,個別疫苗種類會導致病毒侵;另一方面,呼吸道與外界相通,正常人的呼吸道本存在一部分病毒和細菌。隨著病毒檢測手段的提高,通過口腔咽拭子或痰,能夠準檢測到多種病毒、細菌及其他病原。然而,并非所有的病原都會導致肺部染,需要醫生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相關檢查進行綜合判斷,以便給予更為準的治療。

專家提示,并非所有兒患者都需要進行病原檢測,尤其是多種病原檢測。李華東表示,大多數就診兒屬于輕癥,只需要對癥服用藥來緩解咳嗽、發燒、咽疼痛等癥狀。如果患者的癥狀未得到改善,持續發熱、咳嗽加劇或神萎靡等,應及時就診,由臨床醫生據病癥判斷后進行某種主要病原檢測。多種病原檢測的本較高,即便獲得檢測結果,在實際治療中,也會以主要致病的病原為目標進行治療。因此,臨床上并不是檢測的病原種類越多,病就一定更嚴重。

專家建議,面對多種病原疊加,患者和家屬不必過于恐慌。為了正確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氣溫突變時要合理穿;二是在出現癥狀后先做好觀察,在輕癥況下先服用緩解頭痛、退熱、止咳化痰等常用藥,如果藥效果不佳再前往醫療機構就診;三是一些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應及時就醫,如免疫力低下、患有淋瘤、病等疾病的患者,在出現呼吸道癥狀后應及早干預,以避免病加重。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