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后,很多人發現自己發更嚴重了,擔心這樣下去,自己會變禿子。但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很多人此時的發,就好比樹木落葉,某種意義上是為了自我保護,是舍軍保帥的生命智慧。

中醫講“天人相應”,意思是,人與自然界的規律相互影響,甚至同頻。從秋冬開始,樹就要落葉,這時候落葉并不是因為寒冷而凍掉的,而是樹木主斷掉了樹葉的補給,為的是在秋冬之際,將營養集中在樹,蓄勢待發,以迎接明年春天。同樣地,人也會會到“秋收冬藏”的特點。

立秋之后,不人胃口大開,因此才會有秋膘一說。秋天之后,到了冒高發期,因為秋天之后,人的氣回收到里,消化系統功能提高,但衛外功能不足了。同樣地,人們表的氣虛了,就容易發、皮,這種況在冬天更明顯,因為“冬藏”比“秋收”時,氣回收的程度更重。更準確一點來說,冬天是封藏之季,對表的呵護比秋天還要弱,發、皮干等癥狀,自然而然就更加明顯了。

樹要“冬灌”,人要補腎。雖然冬天樹葉凋零了,但樹仍舊活著,并且將活力和能量全部集中到了子,所以,冬天要給樹澆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冬灌”。同樣的道理,在冬天,人也需要“冬灌”,說白了就是要補腎。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冬對應腎,補腎就是夯實基,冬天補腎,對益很大,因為這時候于封藏狀態,消耗比較小,所補之華可以悉數留住。

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同樣是在冬天,為什麼自己發很嚴重,而別人不發呢?因為那些不發的人,他們腎氣足,氣源上就很充足,就算表的氣有所收藏,也足以濡養頭發和皮。所以,冬天補腎,既是為來年開春做準備,也是為改善收藏之后,表氣的不足。

冬天補腎至關重要,但補腎分。我們還是借用蠟燭理論來解釋:腎、腎是蠟燭,腎氣、腎是火苗,要想火苗旺,必須蠟燭足量。所以,一般的補腎都是從補腎、補腎開始,也就是說,蠟燭足量后火苗自然會旺盛。

中醫里有很多能補腎、補腎的藥,比如地、山萸、阿膠、黃。其中,黃是唯一一個在出道時就以“仙藥”著稱的中藥。很久之前,古人為了健康長壽會選擇辟谷,辟谷之后,輕健、面容回春,整個人甚至會有“仙態”。古人辟谷過程中雖然不吃五谷,但一定要吃黃。曾經在荒年代,那時候沒有糧食,很多名醫都會讓百姓以黃為食、代餐,大家靠著黃不僅抗過了荒,還保住了健康,因此,黃獲得了“仙人糧”“米脯”的譽。

詩人杜甫就是黃益者,詩人才子大多都思維敏捷、富,詩寫得好,頭發也白得早。為了黃,杜甫寫過兩首詩,一首是《太平寺泉眼》:“三春,一食生羽”,另一首是《丈人山》:“掃除白發黃在,君看他時冰雪融”。杜甫之所以得意于黃,其中道理很簡單,因為黃可以用來補腎

腦為髓海,腎生髓,用腦過度者非常容易腎虛,因為中醫講“腎,其華在發”,腎虛,才會導致頭發早白,較早落,只有當腎補足了,生命之火才能燃燒得旺盛,只有當氣的供應有了結余,才有余力濡養頭發,杜大詩人就是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