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又稱蛇串瘡)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中醫古籍稱之為“蛇串瘡”、“纏腰火丹”等。目前,臨床對于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以臟腑辨證為主,將其分為肝膽郁熱、脾虛蘊、氣滯瘀等不同的證型,并使用相應的方劑如龍膽瀉肝湯、除胃苓湯、柴胡清肝湯等進行治療。然而,歐衛權教授認為帶狀皰疹也可以據六經辨證進行治療,使用經方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據《醫宗金鑒》的記載,帶狀皰疹的病因可以歸結為心肝風火或肺脾熱。治療時,干皰疹屬于肝心二經風火,適宜使用龍膽瀉肝湯;皰疹屬于脾肺二經熱,適宜使用除胃苓湯。如果皰疹發生在腰肋部位,屬于肝火妄,可以使用柴胡清肝湯進行治療。這些治療方法主要基于臟腑辨證。

現代中醫臨床報道也常遵循臟腑辨證方法進行治療,有時結合氣辨證或經絡辨證。《中醫外科學》一書中對于帶狀皰疹的辨證方法也主要分為肝膽郁熱、脾虛蘊、氣滯瘀三種類型,同樣是基于臟腑辨證的常用方法。然而,很有以《傷寒論》六經辨證為臨床辨證依據的報道。如果僅僅依據臟腑辨證來治療帶狀皰疹,而舍棄六經辨證,將是一種可惜的做法。

在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中,遵循《傷寒論》六經辨證規律,將經方運用于帶狀皰疹的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總而言,在疾病初期,如果有寒熱癥狀,則常出現太經病變、轉經,或者呈現三合病的況,這時可以使用麻黃湯、桂枝湯、小柴胡湯等方劑進行治療。如果太經病變難以緩解,轉明經,熱從化,熱相合,則可以使用茵陳蒿湯進行治療。甚至有些況下,明經下焦出現瘀熱互結,導致腹部劇痛、大便困難,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湯或茵陳蒿湯合桃核承氣湯進行攻治。對于虛寒質的患者,常出現太經證候如脾虛便溏,可以使用理中湯進行治療;對于質的患者,常出現四肢冷,治療主要集中在經,必須使用四逆湯進行救治;如果患者同時出現惡寒、脈沉細、但寐,這往往是太兩經,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進行治療;還有一些況下,厥經出現寒熱錯雜的癥狀,可以使用烏梅丸或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進行治療。可以看出,帶狀皰疹的各個階段的辨證治療都符合六經辨證的規律,并有簡潔、嚴謹、規范的辨證步驟,藥使用較且加減規范等特點,有明顯的優勢。

因此,掌握好六經辨證不僅可以治療傷寒外,還可以治療各類疾病,包括各類皮病。古今中醫大家都明白這一點。柯韻伯在清代說過:“仲景的六經,是為百病立法,不僅僅適用于傷寒一類疾病,傷寒雜病,治療方法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可以歸于六經的調節。”

下面分一個醫案:黃某,,69歲,2009年7月24日初診。患帶狀皰疹已經4個月,同時有高病史。之前采用了中西藥及理療等多種方法治療,水皰雖然消失,但是疼痛并沒有改善。現在右背部仍然到疼痛,夜間疼痛加重,伴有神差、疲勞、食不振、口干苦、大便干燥、小便等癥狀。舌胖大,舌質暗紅,苔稍黃,脈沉弦。據四診合參,判斷為夾飲證,開了小柴胡湯合五苓散、瓜萎散的方:柴胡15g,黃芩10g,法半夏10g,黨參10g,桂枝10g,茯苓10g,澤瀉10g,豬苓10g,白15g,大棗30g,瓜蔞30g,紅花5g,生姜10g,炙甘草6g,共4劑。第二次就診時,患者神好轉,疼痛減輕,大便通暢,小便增多,食增加,口干苦減。繼續服用4劑。第三次就診時,疼痛減輕,但仍到疲勞,舌胖大略暗,苔微黃,脈沉細弦。雖然疼痛減輕,但仍然到疲倦,判斷為氣不振,改用真武湯溫補虛、振氣,同時使用瓜蔞散、芍藥甘草湯:附子30g,瓜蔞30g,桔梗30g,紅花5g,蒼10g,茯苓10g,白芍30g,炙甘草15g,共5劑。第四次就診時,疼痛減輕了70%以上,大便變得偏稀,胃口仍然稍欠佳。在原方上加干姜15g,厚樸15g,共4劑。第五次就診時,疼痛已經非常輕微,疲倦明顯減輕,大便正常,胃口好轉,繼續服用9劑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