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是一種我們都很悉的中藥。目前市面上有兩種主要形態的六味地黃丸,一種是水丸,一種是濃丸,都是小粒的丸藥。如果服藥有困難,或者脾胃比較虛弱,或者邪比較嚴重,那就可以選擇濃丸,因為相比之下,需要服藥的數量會一些。
六味地黃丸的原方分包括地黃160g、山茱萸80g、山藥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澤瀉60g,這些分需要碎細,然后每100g末加煉80-110g,制小丸或大丸。而濃丸的原方分是地黃120g、酒萸60g、山藥60g、牡丹皮45g、茯苓45g、澤瀉45g,制作過程需要提取牡丹皮的揮發分,然后將藥渣與酒萸、地黃、茯苓、澤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取煎濾過并濃稠膏,最后將山藥碎并混合上述稠膏和牡丹皮揮發分,制丸狀,干燥打即可。
除了六味地黃丸,還有一系列以六味地黃為基礎的經典小方,都被制了中藥。例如三種腎氣丸,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其基于六味地黃的變化。另外,還有歸芍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杞地黃丸和明目地黃丸等,它們分別在六味地黃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同的藥材,以適應不同的治療需求。
歸芍地黃丸的分是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當歸40g、白芍(酒炒)40g;麥味地黃丸的分是麥冬60g、五味子40g、地黃160g、酒萸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杞地黃丸的分是地黃160g、酒萸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枸杞子40g、花40g;明目地黃丸的分是地黃160g、酒萸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枸杞子60g、花60g、當歸60g、白芍60g、蒺藜60g、煅石決明80g。
最后,還有一款名為耳聾左慈丸的藥,雖然從名字上無法看出是地黃丸,但其組仍然是標準的六味地黃衍生方。耳聾左慈丸在六味地黃的基礎上增加了磁石和竹葉柴胡,用于治療由肝腎虛引起的耳聾和耳鳴。
以上容摘自《無疾學社品課·中醫門100講》。通過各種衍生方,六味地黃丸在中藥中發揮著多種不同的功效,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