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高日”宣傳主題是“健康生活,理想”。正確管理自己的,有效控制高的危險因素,積極預防和治療心腦管疾病,對個人的健康、家庭穩定以及社會和諧都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這種慢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到高引發的癥狀困擾。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升高,也沒有規范的診治,導致更嚴重的心腦管疾病和并發癥發生。因此,設立“全國高日”的意義在于通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指導大眾做好自我管理,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主篩查,利用中醫腧保健等方法,早期預防和治療高,將其扼殺在萌芽中。

據中醫的認識,中醫典籍中沒有高這個病名,但據臨床癥狀、病程和并發癥的表現,可以將其歸為頭痛、眩暈、肝風等范疇。中醫認為,高與腎不足、肝有關,多因神因素和飲食不節等因素引發。大多數高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癥狀不明顯,通常在檢時偶然發現。最常見的癥狀包括頭痛、頭脹、頭暈、眼花、耳鳴、心悸、疲勞健忘、頸項板和失眠等。隨著病的發展,持續升高,還可能出現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肢麻木、心悸、悶、乏力等心腦腎眼底等損害和功能障礙。據中醫的分類,高可以分為肝火盛型、型、痰壅盛型、氣虛瘀型和兩虛型等不同類型。每種類型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滋降火、平肝潛、健脾化痰、清利頭目、益氣養、化瘀通絡和滋等。

在中醫理論中,腧調理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下面介紹幾個與高相關的腧

- 百會:位于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是督脈的腧。按刺激百會可以平降肝火,降低

- 曲池:位于手臂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曲池有清熱疏風的功效,對高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癥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合谷:位于手背,第1和第2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合谷是大腸經的原,與曲池合用,可以清瀉明火熱之邪,理氣降,改善高引起的癥狀。

- 太沖:位于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太沖是肝經的原,可以調整肝臟及肝經的虛實,疏肝理氣,平降肝,與合谷一起使用,可以調節相應臟腑、經絡的氣,對高引起的各種癥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三:位于小側,當足踝尖上3寸,脛骨側緣后方。三是脾經、肝經和腎經的,可以調補脾、肝、腎三臟及三經的氣,滋降火,健脾化痰,益氣養,平肝潛,對各種高類型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除了腧調理,高患者還應遵醫囑服用藥進行降治療,特別是對于嚴重的高,需要采取綜合治療方式。同時,管理好脂、糖、尿酸等相關代謝指標也很重要。治療高需要耐心,持續進行健康的管理,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并堅持進行上述腧保健。這些方法對于高的治療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預防高的發生,符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