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然而,自卑的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間形的,而是在生活的點滴中逐漸積累起來的。自卑是一種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格的形往往源于兒時代。自卑對兒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對一個人的心兩方面的正常長起到消極作用。孩子的格形除了先天因素外,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后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新聞:一個12歲的孩因為被母親以貶低的方式教育,留下了一張紙條離家出走。盡管孩的績名列前茅,但在與民警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出很強的自卑和缺乏自信。這類自卑的孩子很容易陷自我懷疑和否定的緒中,嚴重時甚至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導致一些極端行為。因此,孩子的自卑問題并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抑郁癥,其發病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郁癥的發病率高達4%。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過:“一旦孩子心有自卑,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沖突。”而與自卑相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夠掌握和駕馭自己的行為。對于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不在,自卑與生俱來,而自信則需要逐步培養。事實上,全球大約有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結,有的人能夠帶著傷慢慢治愈,而有的人則走向極端,終無法擺自卑的困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并建立起自信心呢?首先,我們不能盲目地與他人進行比較,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們生活,而不是為了讓他們為我們爭取第一名。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進行比較,因為誰都不是完的。這種比較只會通過刺痛傷害孩子的心靈。在知乎上,有人問道:“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失去信心?”獲得最高贊的回答是:“被父母打擊。”在《年說》節目中,有一位孩懇求媽媽,別再拿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這給帶來了巨大的力和沉重的抑郁,而的努力卻得不到媽媽的認可。媽媽反駁道:“我覺得你的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你就會飄揚。”兒含著淚說:“你總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當孩子被打擊、挖苦和批評時,無法得到認可,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到嚴重挫傷,很容易變得自卑、膽怯和孤僻,對任何事都缺乏自信。做父母的必須明白: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真正讓孩子自信和優秀的方法,決不是通過比較式的打擊,而是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在驅

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自信必須從年開始培養,年后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對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被肯定和得到積極回應。然而,很多父母卻吝嗇給予孩子贊賞的目,而通過比較的方式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在孩子的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做出一些不尊重孩子的事,比如專制地要求孩子只能聽從父母的意愿,沒有選擇權;當孩子向他們提問或傾訴時,他們選擇地忽視或漫不經心地回應;他們不接納孩子的緒,強行制甚至責罵;他們過分保護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等等。然而,正如一句話所說:“尊重使人有底氣。”一個沒有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他們的心總是充斥著“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他們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生活中好的事,自卑的種子在他們的心悄然生。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培養自信的孩子,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當孩子到害怕、生氣、悲傷時,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們。只有接納孩子,才能給予他們安全和自信,而不接納則只會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次加深傷害。當孩子做得不好時,這正是他們心理能量最低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暴跳如雷,而是微笑著抱抱他們,告訴他們沒關系,給予他們一點力量。只有當孩子到自己被接納,各種緒都被允許表達,才能不再抑自己,能夠更加坦然和自信地展示真實的自己。

另外,我們還應該學會引導孩子獲得功的驗。在《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中,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送給其他小朋友,但嗯哼卻拒絕了這個建議。霍思燕并沒有進行說教或強迫嗯哼去分,而是告訴嗯哼:“小孩子的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待嗯哼緒平靜后,霍思燕引導嗯哼做售貨員,賣掉玩給其他小朋友。最終,嗯哼接了霍思燕義賣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嗯哼經歷了可能的挫敗,但最終卻獲得了功的驗。只有通過不斷的驗,孩子才有可能擺自卑,變得自信起來。

最后,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獨立。很多父母常常覺得孩子太小,擔心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比如,當孩子幫忙端盤子時,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別把盤子打了。”當孩子拿掃帚掃地時,馬上說:“別掃了,你掃不干凈。”當孩子嘗試新事時,父母說:“這孩子做事沒耐心,一看就不行!”孩子的自信落到實指的是什麼呢?恰恰是通過完生活中的一件又一件小事,在嘗試和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正如《人的弱點》一書所說:“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獲得一次功的驗。”用網友的話來解釋就是:“你做了一件事,然后你又做了一件事。”孩子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越來越相信自己,相反,如果父母不相信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對自己的價值偏低。

最后,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都是無保留的,但是一旦孩子出現問題,這份就會加上條件和標準,比如要聽話、績要好、不哭不鬧等等。這樣的是有條件的。父母常常以收回對孩子的,調整孩子的行為,同時對孩子出現問題進行貶低和指責。這樣一來,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心也是匱乏的。斯科特·派克在《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基。它直接來源于父母的。”年起就過父母無條件的的孩子,盈而篤定。即使在年后遭遇巨大的挫折,他們也會憑借年時培養出來的強大自信,勇敢地戰勝困難,不會輕易放棄。

綜上所述,兒的自卑問題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正常長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要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父母需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同時,父母還需引導孩子獲得功的驗,并放手讓孩子獨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讓他們在的環境中茁壯長。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擺自卑,為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