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唐代以胖為的觀念早已過去,但在一些家長和祖父母的眼中,依然存在這種觀念:多給孩子吃,孩子才會有好的抵抗力,不易生病。然而,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過度喂養會導致孩子吃得“太營養”,小小的本消化不了,從而導致積食生熱傷脾,孩子經常生病。

如今的孩子個個戴著眼鏡,而且都是小胖墩!他們吃得太多,得太!我曾經帶孩子去一個朋友家玩,朋友的孩子才3歲多,孩子的一直在喂他吃東西,說孩子要胖一點,抵抗力才會好。看著孩子滿褶子,他們一家人還夸孩子可健康。

然而,我姐姐家的小侄子今年13歲,重已經達到了180斤,經常被人嘲笑說可以去參加相撲比賽了。而湖南長沙岳麓區的小熊,今年15歲,高175厘米,重竟然已經達到了300斤。他因為在教室里打呼嚕而被要求去看醫生,檢查結果顯示,小熊患有病態胖和會偶爾呼吸暫停。小熊拿著這份檢查報告去找學校的班主任時,卻被勸退。這已經是小熊第3次因為胖被退學了。

小熊媽媽告訴醫生,這已經是他們第3次因為胖而被學校勸退了。我對小熊的父母的喂養方式到好奇,醫生詢問后得知,小熊的父母還停留在把娃養胖的過時理念中。從小熊2歲開始,他的重就明顯超過同齡的孩子。然而,他的父母并沒有引起重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胖”喂養方式。

在飲食方面,他們的飲食不均衡且油膩。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小熊的父母通常會鼓勵他多吃。比如在2歲之前,中午喝200毫升的,晚上就會給他喝300毫升的。他們認為一頓比一頓吃得多,小小年紀就為名副其實的“大胃王”。5歲后,小熊就養了偏食挑食的習慣,只吃和米飯,而不喜歡吃蔬菜。父母也沒有太在意,他們喜歡吃,就每頓都給孩子吃。飯后還要喝一大碗油膩的滋補湯,即使孩子已經吃飽了,胃已經滿了,再喝湯只會造營養過剩。

在生活習慣方面,小熊的飯后習慣是松開腰帶,立即躺下。他們認為飯后躺一躺,不會再胖。然而,他們沒有意識到,飯后立即松腰帶和躺下,會導致腹下降,腸胃消化功能減弱,出現便和腹部胖等問題。

看到小熊的父母的喂養方式后,醫生忍不住生氣,他們認為這樣的喂養方式簡直是在害孩子!據相關資料顯示,全國6-17歲兒胖率在過去的10年里增長了2倍,達到了5300萬。因此,“兒胖到什麼程度需要看病”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家長可以通過質量指數(BMI)來大致評定孩子是否胖到需要看病的程度。的計算公式是重(千克)除以高(米)的平方。對于不會計算的家長來說,可以參考一些表格來大致判斷。然而,多數孩子胖與飲食、睡眠和運有關。吃得過多、運不足、睡眠不足是導致兒胖的三大主要原因。

要想控制孩子的重,避免過度胖,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比任何溺都重要。那麼,如何控制兒重過度增長呢?首先,要控制飲食,多攝蛋白質,脂肪。在保證所需營養的同時,要控制重。孩子正于生長發育期,飲食營養非常重要。可以多吃牛、魚、各種蛋類、蝦、蟹、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富含蛋白質的食,而要吃或者不吃豬油、、油炸食

其次,要保證必要的運量。走路上學不易胖。研究表明,與乘車上學的孩子相比,步行或騎車上學的孩子脂肪含量更低,更不容易胖。家長可以據孩子的興趣好,選擇一項以運為主的項目,并堅持鍛煉。

最后,要注重睡眠。睡眠不足會增加胖的概率。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孩子,重增長比例比睡眠充足的孩子高出58%。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于高的增長,同時抑制重的增長。專家建議,學齡前兒晚上8點前睡,上學后最晚睡時間不超過9點。

國家兒醫學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米杰主任指出,3-6歲是預防兒胖的關鍵期。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生長曲線和質量指數。一旦發現重超標,可以嘗試從飲食、運、睡眠等方面進行調整。如果自我調整不理想,需要到醫院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